(資料圖片)
大河網訊 十年寒窗終不負,一生韶華亦可期。6月7日上午,考試鈴聲響起,在考生們奮筆疾書埋頭答題時,禹州市人民檢察院干警走進高考家長等候區,通過“數字賦能+以案釋法”的形式,為現場等候的家長們帶來防詐騙普法“大餐”,防范高考詐騙于未起之時,以檢察力量為高考保駕護航。
“我們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篩選出常見、多發的高考騙局,并以此為原型撰寫普法內容,提醒家長要提高識騙防騙能力,做到警鐘長鳴。”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曉曉說道。
“短信收到查分鏈接,能不能點?”“接到了自稱教育局工作人員的電話,能不能信?”……為了提升普法效果,讓普法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檢察干警獨出心裁,將一個個案例變成小故事,通過生動的講解向家長們介紹常見高考騙局,如假冒招生辦老師、助學金騙局等,并現場解答法律問題,傳授反詐防騙小妙招,既緩解了家長等候時緊張焦急的心情,又提高了其安全防范意識。
“檢察官講解的高考騙局,很接地氣,警示性強,等孩子高考完了,我準備給全家都講講,避免上當受騙。”家長們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普法內容,防范高考騙局,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此次普法共發放防騙宣傳手冊200余份,提供現場咨詢10余次。(吳迪 劉歡歡/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