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俗小說》到《鏢人》一次觀漫驚喜
A、昆汀與刀馬?
好萊塢著名導演昆汀曾經說過,好的影視作品就應該好看有趣,讓人們能夠在短暫的電影的夢中脫離現實生活中的煩惱。(bu shi)
【資料圖】
1、如何讓觀眾爽-脫胎于中國戲曲傳奇的奇巧敘事
早年的武俠電影胡金銓的《俠女》、張徹的《刺馬》、《獨臂刀》都曾受到傳統戲曲的影響,故事一波三折充滿巧合和誤會。(比如沉冤昭雪、鏡中人變為現實的情節頗具傳奇、敘事峰回路轉另人唏噓)(觀影有限,僅僅在教材上學過,對于電影內容不做過多評價。)昆汀早年在錄像廳打工,就癡迷于中國武俠電影,還想拜師學藝,最后雖然沒學成藝成為武俠高手,卻憑借《低俗小說》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其背后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傳統武俠電影的影響。《低俗小說》采用了小情節,多線敘事的技巧,當中的人物包括搶劫餐廳的情侶、黑幫老大的小弟、《圣經》殺手、警察,這些人物八竿子打不著一邊昆汀卻通過曲折離奇的敘事將他們湊到了片頭的餐廳,其實這種敘事手法脫胎于《龍門客棧》等一批經典武俠電影,個異的人通過離奇的原因最終齊聚一堂然后展開爭斗、斗法、斗功,讓觀眾在敘事的奇巧、人物的碰撞上感到震驚,在字幕后還回味悠長、大呼過癮。這樣的曲折離奇,但又有跡可循依然延續到了《鏢人》當中,刀馬因為殺害朝廷狗官被通緝為了還朋友老莫人情被安排走鏢互送知世郎、阿育婭因為老莫預估到自己的死而被托付給刀馬(第六集才知道阿育婭跟刀馬走的原因之一)、豎因為替朝廷辦事半路被圍住被刀馬救下一同前行,阿育婭曾經的未婚夫殺死了老莫最終與刀馬一行人狹路相逢,在每一集的敘事中既豐富了不同人的人物形象,也通過巧妙曲折的敘事將他們捏合在一起,人物最終的齊聚一堂、各顯神通,頗具觀賞趣味,這種中國傳統的敘事手法對國內外影視都頗具影響力。
在中國傳統戲曲武俠中,不論是《刺馬》還是《獨臂刀》當中都存在大隱于世的武俠高手,他們于敘事中使平常與神通形成強烈的戲劇沖突,頗值得觀眾玩味,這樣的敘事安排被不斷的繼承與發展。《殺死比爾》中的普通母親曾經是殺手,《暴力史》中的父親曾經也是個連環殺手最后因為美好的家庭不得不將自己的身份隱藏起來,直到導火索的觸發。而在《鏢人》第一話當中的父親在兒子眼中是個窩囊廢,面對狗官常貴人的欺壓不敢反抗,但最后常貴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下朝廷殺手對欺女的威脅,使父親露出了真面目,這樣的安排也使最后兒子在法場祈求父親別離開的場面頗為感人,最后父親以性命做誘餌幫助刀馬斬殺了狗官,使父親雙刀這一形象得到了完美詮釋,可以說樣的敘事手法也是我在觀漫之初收獲的驚喜之一。
2、如何讓觀眾爽-反差的人物
在觀看《鏢人》時最大的驚喜就在于讓我找到了當初觀看《低俗小說》的樂趣,這離不開對具有反差感的豐富的人物塑造。《低俗小說》塞繆爾約翰遜飾演的《圣經》殺手殺人之前并不冷峻而是絮絮叨叨講一些段子,殺完人還有模有樣的頌讀《圣經》,頗具喜感,讓觀眾收獲了暴力美學之下的黑色幽默。而《鏢人》刀馬登場時,我只能說刀馬和《圣經》殺手太他媽像了,什么他媽叫做驚喜,這就叫做驚喜。刀馬殺人前一樣的絮絮叨叨,小七還有模有樣的學父親說話,殺人前的儀式一樣少不了(叫小七倒數,倒數完以后敵人倒下),只見刀馬手起刀落,刀與血,幽默與血腥這種昆汀式的暴力美學似乎延續到了動漫當中,我只能說太棒了。
B、大咖到位
《低俗小說》優秀的劇本吸引了一眾大咖,約翰特拉沃爾塔、蒂姆羅斯、烏瑪瑟曼。
而《鏢人》也因為頂流的原著吸引了宴寧(《原神》的配音演員)、萬茜等大咖來為其配音,不僅收割了一批原著黨,也吸引了一批粉絲一同來觀看。
C、一次進步
昆汀的電影常被分級為十八歲及以上的觀眾進行觀看,但因為分級制仍然能夠成為經典和流行。就像《愛死亡和機器人》在制作之初,大衛芬奇曾經就說過藝術應該是具有野心和自由的,是能夠為觀眾帶來驚喜的,分級制從來都不是一種桎梏,而是對藝術家創作的一種保護。
雖然在GuoQing之下,分級制暫時很難實現,但是這一次《鏢人》能夠被放在騰訊視頻的平臺上,并且標明這是一部限制級的動漫,可以說是對藝術家創作的尊重沒有限制創作方式、沒有讓作品流產,也可以說是對觀眾的尊重,在一系列主旋律愛情的影視影響的當下仍然能夠讓觀眾享受到高水平的動漫。
D、一種復古
小時候最愛看的動漫《寶蓮燈》、《天書奇譚》等等都因為故事性,和頗具中國傳統繪畫寫意的畫風俘獲了一大匹觀眾的芳心。看《鏢人》的時候,一種古早動漫的復古潮流讓我也感到驚喜,畫面不是被刻意的做舊,粗糙凌厲的畫風結合大漠精致的粗獷豐富了刀馬等一眾俠客英雄的形象也使敘事飽滿,這樣的制作不應當成為被批評的對象,一種對上古動漫的借鑒和學習反而應當讓人感動和稱贊。
最后,就像大衛芬奇所說的影視藝術應當是自由的,應當給予創作者和觀眾最大的尊重,其形式對的敘事的幫助、人物的塑造反而不應當成為一種偏見和批評。就像是藝術家為什么要選擇動漫來表達,比如《賽馬娘》馬兒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一樣的殘酷,殘酷的競爭,殘酷的不得不面對生與死,如何來消弭這種殘酷藝術家使用的馬兒擬人化的可愛形象,給予了觀眾一絲溫情;又比如《鏢人》,如何結合現實原因,真人出演對血腥暴力場景的低包容度,暴力美學的小眾,以及文明和諧的價值觀的影響,藝術家們選擇了動漫的表現形式,最大限度的消解真人出演帶來的暴力,讓觀眾也能感受到暴力美學帶來的魅力,動漫從來都不應當因為其是動漫而刻板的認為,動漫就是拍給小朋友看的,成年人一樣也能從動漫中找到驚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