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問題,一直頗受社會各界關切。目前,宜昌還沒有為靈活就業人員專設的商業養老保險。自6月1日起,6家險企將在浙江、重慶兩地“試水”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這一消息引起了全國關注,或將成為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養老需求的商業保險破題之作。
昨日,記者就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如何試點,將給人們養老帶來一些什么樣的改變,采訪了宜昌保險業界專家。
養老新產品登場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等關鍵詞頻頻登上熱搜,而與之相關的養老保險問題也成為各界關切。
根據國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底,在我國14.1178億的人口總量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老年撫養比高達19.7%。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豐富養老產品供給與服務已經成為共識。
日前,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由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以及新華人壽等6家保險公司參與此次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通知》要求,試點保險公司創新開發投保簡便、繳費靈活、收益穩健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鼓勵試點保險公司探索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需求。業內普遍認為,此次試點將打開養老保險的創新空間,預計會有一批帶有專屬特色的養老新產品面市。
根據銀保監會同步披露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方案》(下稱“《方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產品設計分為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領取期不得短于10年。產品采取賬戶式管理,賬戶價值計算和費用收取公開透明。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采取靈活交費方式,保險公司可收取初始費用,消費者交納保費在扣除初始費用后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保險公司可根據交費金額、賬戶累積金額、銷售渠道不同等設定差異化的公平合理的費用標準,并在保險合同中載明。
類似儲蓄投資賬戶
“從目前監管部門關于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要求來看,更類似一個為自己養老錢提供兼具儲蓄和投資功能,有一定安全保障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宜昌某國有壽險公司養老險業務負責人李經理告訴記者,從方案要求來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積累期采取“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保險公司應為消費者提供風險偏好不同的一個以上的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收益水平應反映保險公司投資能力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消費者年滿60周歲方可領取養老金。保險公司須提供定期領取(領取期限不短于10年)、終身領取等多種方式供消費者選擇。
他解釋說,“保證+浮動”收益意味著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將兼具“儲蓄+投資”功能,投資收益將成為大眾選擇投保與否的重要考量因素。保險公司還需按年度結算投資組合收益,每年至少一次主動向消費者提供賬戶價值變動信息。也就是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確定一個保證利率,確保基本收益。此外,若該險企投資能力強,產品浮動利率高,產品的投資回報會更高。
探索養老新途徑
《通知》還鼓勵試點保險公司積極探索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需求。允許相關企事業單位以適當方式,依法合規為上述人員投保提供交費支持。
這也意味著,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從業人員的養老難題有望得到解決。這類靈活就業勞動者普遍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極有可能也沒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后,企業就可以選擇為這些靈活就業勞動者繳納或部分繳納專屬養老保險保費。
這種新產品如果出爐后,是否僅能在試點地區購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宜昌人也能夠購買。
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可通過其官方網絡平臺或其所屬保險集團官方網絡平臺銷售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銷售區域不受試點區域限制。
實際上,不僅是靈活就業人群需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養老保險2020研究報告》顯示,隨著退休金替代率下行,作為國家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重要組成,普通家庭也亟需通過商業養老保險作為“未來養老計劃”里的重要一環。(記者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