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審視過去幾年發生的黑洞侵襲恒星事件時,該研究團隊發現了這次不尋常的噴發。來自美國甚大天線陣數據顯示,在吞噬一顆小行星后該黑洞沉寂了三年,并在2021年6月又開始活躍。通常,當一顆恒星接近黑洞時,引力使得恒星變形并圍繞黑洞旋轉加熱,最終產生能夠在數百萬光年外看到的閃光。在這個過程中,黑洞并不吞噬所有東西,也會有物體被偶爾甩出,但通常時發生迅速,并不是在幾年之后,而這次的情況卻比較特殊。科學家稱,這是他們首次觀察到黑洞的這一情況,接下來還會繼續研究其是否存在規律性。
據《天體物理雜志》,2018年10 月,一顆距離地球 6.65 億光年小恒星被附近的黑洞吞噬撕成碎片。然而近三年后的2021年6月,科學家們發現該黑洞再次照亮了太空,但它并沒有再吞噬任何新的東西。這是之前并沒有見過的現象,研究團隊分析認為,該黑洞正在以一半的光速噴射物質,并將其比作人類飯后“打嗝”。
2018年的10月,一顆距離地球約6.65億光年的一顆小恒星由于距離一個黑洞太近而被撕成碎片,并被黑洞吞噬,隨后陷入了平靜。然而,三年后,同一個黑洞再次照亮了天空,這件事卻讓天文學家有點吃驚,因為它當時沒有吞噬任何新的東西。近日,由美國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得出結論,這個黑洞在吞噬小恒星時隔多年后,正在以一半的光速噴射出一些物質,猶如人吃完飯后會打嗝一樣。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近期的《科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