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生育政策放開成為近期社會熱議的話題,趁熱打鐵,是否要給孩子上保險,少兒險產品又該如何挑選?深圳商報/讀創這期保險理財就為大家說說少兒險。
少兒醫保最實惠
在商業保險之前,先來看看便宜又實惠的少兒醫保。少兒醫保實際上是給孩子買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納時間為每年9月,剛好是家里“神獸”開學的日子,2020-2021學年度繳費標準為1022.02元,財政補貼606元后,實際繳費僅416.02元就可以得到不錯的保險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也可以辦理少兒醫保。在辦理戶口之日起30天內參加少兒醫保的,可以從出生之月起繳費,并自出生之日開始享受醫保待遇,首次參保由社保機構從監護人的存折中扣取。非深戶要等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才能繳納少兒醫保。少兒醫保能報銷極大比例的門診和住院費用,比如住院后扣減醫保目錄內應報銷的費用后還能報銷90%;單次門診診療報銷90%。所以,新出生的孩子一定記得先買深圳少兒醫保。
商業險精心選
一些家長希望保單給孩子提供更多的保障,就要考慮商業保險。因為少兒醫保的報銷比例和額度還是有限的,僅限報銷社保目錄范圍內的費用,當發生大額醫療支出時,商業保險能發揮更大作用。保險專家告訴記者,按照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的順序選擇最為穩妥。
眾所周知,孩子主要面臨的風險是意外風險,從寶寶會翻身開始,各種摔傷、燙傷、觸電、溺水、貓抓狗咬等,意外事件可以說是防不勝防。意外傷害保險保費低,保額高,通常也是給孩子購買的第一份保險。按照相關規定,孩子的身故賠償,10歲之前不得超過20萬元;18歲之前,不得超過50萬元。產品盡量選擇帶有意外醫療的綜合型意外險,重點關注意外醫療保額、報銷比例、免賠額這幾塊內容。意外醫療額度,一般來說1萬-2萬元左右比較合理,報銷比例越高越好,免賠額則是越低越好。
如果萬一孩子不幸得了大病,像白血病、手足口病這類少兒高發的重大疾病,家長就需要配置重疾險。少兒重疾選擇30年期定期重疾險是比較合理的,保額最少是30萬元起,如果預算充足的,可以選擇更高的保額保到70歲甚至是終身,但一般價格會比較貴。預算充足就選擇多次賠付保終身;預算不足就選擇單次賠付保定期。在配置好大人的保險和上述這幾種少兒保險后,有多余的錢再買醫療險作為補充,可以考慮百萬醫療險。
“全家桶”好使嗎?
一般來說,整個家庭保險預算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8%至10%左右,給孩子買保險的預算應該占整個家庭保險預算的20%左右,以免小孩子的保險費用占用過多導致大人的保障不足。那么預算不夠時可以買“全家桶保險”嗎?
全家桶保險,即一份合同里,全面涵蓋重疾、身故、意外、醫療等各項人身保障的保險產品。大多以壽險、重疾險為主險,其他保障責任作為附加險,一次投保解決所有保險需求。
保障全本身不是問題,如果各項保障責任都能發揮各自的最大效用,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但是很多“全家桶式” 的保單,看起來保障內容多,但整體性價比偏低,導致有限的保險預算很難買到足夠的保額。所以,這一類的保險要謹慎選擇,不要隨便相信某些業務員為了推銷大而全的產品就宣稱醫療險、意外險沒有單獨賣給小朋友的忽悠言論。(記者 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