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也就是標準體人群才有選擇產品的權利,假如有健康問題,只能被動等著保險公司決定以何種方式進行承保。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慢性疾病是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脅。2015年至2019年,我國超重及肥胖癥人口有5.07億人,高血壓人口有4.2億人,糖尿病人口有1.21億人,乙肝病毒感染者約8600萬人,數量皆為全球第一。
前幾天,深圳的許女士被拒保了,找到記者想要投訴保險公司,控訴浪費了她大量時間。一番追問才發現,許女士幾年前檢查出甲狀腺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但是在投保時,健康告知過不了,需要加費30%才能承保,許女士不解。實際上,這是保險公司的正常操作流程。那么對于健康風險較大的非標體人群來說,如何順利通過核保?本期保險理財就來談談非標體人群該如何買保險。
壽險、重疾險、醫療險常見的拒保有:癲癇、智力發育不全、精神科疾病、重度殘疾、慢性酒精中毒、嚴重肝病、嚴重糖尿病、大三陽、肝硬化、高血壓二級、中重度心臟病、尿毒癥、腦中風等等。
很多保險業務員曾向記者反映,老百姓對保險的誤區很深,其中就包括“現在身體好,不著急買保險”這種理念,等查出患有疾病后,卻不能通過保險公司的核保了。詢問多家保險公司之后,還留下拒保、除外、延期承保、加費承保等記錄,影響后續投保和理賠。
那患有慢性疾病的非標消費者就不能買保險了嗎?這些用戶集合起來也有足夠大的規模,保險公司考慮到這部分收入,自然也不會一刀切。險企可以通過對非標人群的不同身體情況、疾病問題進行細分分析,厘定出適合的費率。拿最近上線的“達爾文易核版2021”舉例,這款重疾險核保對患有糖尿病、乙肝、高血壓、高血脂、乳腺結節等20多種高發疾病的亞健康人群相對友好。比如,正常情況下,乙肝病毒攜帶者、甲肝、乙肝小三陽、大三陽患者,當肝酶大于1.5倍時,其他險企大概率會拒保,而這款產品將核保條件放寬至肝酶小于3倍,患病用戶有可能承保。
除了選擇條件寬松的產品之外,一位獨立保險代理人建議,投保前盡量不進行全身體檢,本來前期沒有什么大問題,因為體檢異常導致被免責、加費。另外,保留病歷資料,資料越詳細,越有助于核保人員對你當前的身體狀況進行判斷。
有過病史、異常史、住院史也別隱瞞,跟業務員充分溝通,做好投保前準備,努力證明當前的身體狀況正常,健康風險也比較小。保險專家建議,同時選擇3到5家公司遞交材料,可以將選擇權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其他公司的結論對核保產生干擾。(記者 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