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近日獲悉,針對保險業虛假增員、虛增保費、虛列費用套取資金等亂象,廣東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上線人身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電子執業證,從執業身份及完善誠信記錄入手,專項治理行業從業人員隊伍突出問題,給保險消費者提供了甄選銷售人員的依據。
59家壽險公司上線電子執業證
保險銷售因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紙質執業證一直以來存在回收難、銷毀難問題,使得個別離職銷售從業人員冒充在職人員,甚至實施詐騙。
據了解,電子執業證上線后,銷售從業人員一旦離職,電子執業證隨即失效,可有效防范紙質證件遺失或未及時回收所衍生的保險欺詐風險,預防金融違法犯罪。此外,通過電子執業證,消費者可即時查看電子執業證中登載的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及誠信等級情況,原本僅供行業內部使用的后臺數據向消費者全面公開,給保險消費者提供了甄選銷售人員的依據。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末,廣東銀保監局轄內(不含深圳)59家擁有人身保險銷售團隊的壽險公司已全部上線電子執業證,上線率達100%,持有電子執業證的人身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已達23.2萬,覆蓋率計劃于今年三季度達90%。今后,保險營銷人員均可通過“粵省事”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向客戶出具電子執業證,展示執業行為的合法性、特許性。
行業在職人力環比減少4.36萬人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身保險行業一度依賴線上增員,發展銷售隊伍。銷售從業人員招募標準有所放松,這為基層團險虛假增員創造了便利條件,并因此誘發利用虛假增員“套利”和“套費”的不良后果。據統計,截至2020年4月30日,廣東人身保險行業在職銷售從業人員最高時點數一度高達65.52萬人。
今年,廣東銀保監局以電子執業證上線為契機,大力推動隊伍“清虛”行動。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行業在職人力較去年最高峰時大幅減少40%。特別是在今年7月執業證全面上線后,行業在職人力環比減少4.36萬人,創近1年來單月最大降幅。各公司主要清理了長期不出勤、業績不達標及違反合規要求人員,從業人員隊伍得到進一步凈化,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程度進一步增強。(記者劉威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