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披露,注冊資本達111.5億元的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獲批籌建。據悉,新籌備的公司擬任葉海生為董事長,擬任黃濤為總經理。從程序上看,籌建完成后,籌備組應當及時上報開業申請,在銀保監會依法驗收合格并下達開業批復后,才可依法辦理工商注冊登記。
從17家共同發起籌建的企業分布結構看,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占據10席,持股比例也超過三分之二,而持股的險企僅泰康人壽一家,持股占比僅1.79%。在業界看來,籌建該公司或將助力服務人們的生育、養育、教育和養老的一攬子民生大計。深耕養老服務多年的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就表示,老年人的社會角色將從傳統消費者向長壽經濟生產者轉變,老年人的價值再創造,將會帶來“第三次人口紅利”,而未來,老年人可能會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改造長壽經濟。
從目前的養老產品結構看,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發行養老理財,基金公司發行養老目標基金,保險公司發行養老保險,此類養老產品的核心是長期性,但是金融機構在爭奪市場份額的過程中容易陷入同質化,最后比的只是收益率,失去差異化發展的活力。
由此,籌建該險企或將瞄準第三支柱新賽道。實際上,未來人們的養老大致有三筆錢,一個是由政府部門主導的社保基金,也就是養老金,即第一支柱;一個是企業發起的年金制度,即第二支柱;一個就是由個人自愿參與的養老儲蓄計劃,即第三支柱。而當前,第三支柱已經成為新賽道,從銀行系借助政策綠色通道發力養老理財產品可見一斑,這將為建立新的資金池模式打開新突破口。(記者陳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