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后,不少家長都收到孩子帶回來的“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內容是一份“學平險”的“投保確認單”。作為學生專屬的保險產品,“學平險”一直受到很多家長的關注。近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于規范學生平安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督導在京保險機構切實加強“學平險”業務合規運營及合作管理。
新快報記者選取太平洋保險“任我學學平險”(下稱“任我學”)、“狀元寶*陽光學平險(基礎版)”產品(下稱“狀元寶”)、平安財險“學平險2020(計劃一)”(下稱“平安學平險”)三款產品,圍繞保費、投保年齡、等待期、免賠額等維度進行測評,探索學平險到底應該怎么買。
測評:等待期基本在30天至90天
“學平險”是學生群體投保范圍最廣、最普遍的一種保險,全稱學生平安保險,是一類針對在校學生群體可能發生的風險而設計的商業保險產品,旨在降低學生因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對家庭經濟造成的影響。
2015年以前,“學平險”由學校統一代收保費進行購買。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文嚴禁學校代收商業保險保費后,該險種就改為自愿購買了。
而作為一款短期(一年期)的“消費型”“保障型”基本款產品,“學平險”的保障內容一般都要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含住院)等基礎保障。此外,可以增添一些個性化保障,如“狀元寶”增加了感染新冠病毒身故或殘疾3萬元、疾病身故3萬元等保障;“任我學”增加了疾病身故3萬元、住院津貼50元/天等保障;“平安學平險”則增加了傳染病身故/傷殘3萬元、疾病身故3萬元的保障。
從保障額度(即理賠上限)來看,保險額度越高越有利。具體來看,保險額度一般分為意外門診、住院治療和意外身故/傷殘等三種額度,上述三款得住院醫療都有6萬元的保障。其中,“任我學”不包含另外兩款產品所保障的傳染病保障,但包含50元/天的住院津貼。
從價格方面來看,同等保額,價格越低越好。花相同的保費,保額、保障范圍越多越劃。上述三款產品中,“任我學”是保費較低的,入門版只需要100元就可以買到。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產品維度是等待期。所謂等待期,是指投保后的一段時間,即使發生保險事故也不理賠的約定。因此,等待期越短越對投保人有利。目前市面上的“學平險”等待期都在30天至90天范圍。上述三款產品來看,“任我學”的等待期最短,只有30天;“平安學平險”的等待期為60天;“狀元寶”的等待期為60/90天。
此外,免賠額是理賠的門檻,越低越好,最好為0元;報銷比例則越高越實用。從免賠額來看,“平安學平險”性價比最低,免賠額高達300元。從報銷比例來看,“狀元寶”性價比最高,社保未報銷,報銷比例達50%-90%;社保報銷后,報銷比例也高達90%。
感受:保額低,不能很好地轉移風險
“學平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障在校的學生發生意外與一般小額住院醫療的責任。因病住院或者運動中受傷等意外,在讀書時期比較常見,因此“學平險”還是很實用的。而且它的價格便宜,家長們可以考慮給孩子買一份。
市面上“學平險”保費大部分集中在100元-200元,可以說是比較便宜的險種。但“學平險”的保障普遍不高,一般只有幾萬元,相對于意外險產品的幾十萬元保額來說非常低。而且這類產品報銷限制多,報銷比例低,而且保額明顯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風險轉移的作用。此外,“學平險”都是一年期的產品,隨時都有可能停售。家長們想要給孩子全面充足的保障,基礎的重疾險、意外險和醫療險的保障還是要跟上。(記者劉威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