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出游時經常糾結要不要購買航意險,航意險只是意外傷害險(簡稱意外險)的一種,意外險存在的亂象迎來了嚴監管,聚焦賠付率低、費率浮動范圍大、傭金畸高、銷售行為不規范等問題。10月13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印發《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指出,深挖問題根源,從制度上有針對性地治理,涉及產品精算、條款費率、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等,未來還有望降低意外險傭金費用水平。不僅如此,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促進意外險高質量發展,2021年意外險還迎來了13項改革舉措。
據悉,《辦法》從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并對辦法發布前已經審批或備案的意外險產品,給予一定的過渡期。
有業內指出意外險渠道費用高達80%
說起購買意外險,很多人因為價格不高,手機輕輕一點就完成了網購,意外險作為最基礎的保險配置社會需求廣泛。記者觀察發現,近幾年來保費快速增長,其中財險公司的短期意外險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增速已經高達30%。不過,單獨從賠付看,意外險賠付率低、渠道費用高,有業內人士透露,特別是渠道費用奇高,甚至達到80%。
對此,在此前發布的意外險專項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到對于保費規模超百萬元,賠付率低于50%的產品,要及時調整定價;對于保費連續超200萬元,賠付率低于30%的,要及時停售。
市場亂象引起監管持續關注,費率市場化就是今年的改革目標之一。早在2020年,銀保監會就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提出2020年及2021年的13項改革任務。根據該文件安排,目前實施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啟動意外險經驗發生率表編制、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推進意外險標準化建設、建立反保險欺詐機制等。
記者留意到,今年5月下旬,中國精算師協會、行協、銀保信聯合下發了《中國保險業意外傷害經驗發生率表(2021)(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意外險改革工作邁開新的一步,而且有望于今年落地。
有望下調意外險傭金費用水平
眾所周知,產壽險公司意外險監管規則不一致問題由來已久,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統一監管規則,形成產壽險公司一致適用的監管制度,規范意外險業務發展。而對于如何規范,據悉,將結合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和專項檢查工作,聚焦賠付率低、費率浮動范圍大、傭金畸高、銷售行為不規范等突出問題,深挖問題根源,從制度上有針對性地治理。
意外險費率和傭金費用水平是此次新規監管的重點之一,《辦法》規定,將建立與賠付情況掛鉤的產品定價調節機制,完善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也即是說將通過完善精算制度、建立定價回溯與調整機制、規范費率浮動等,進一步保護消費者權益。其中對于建立與賠付情況掛鉤的費率調節機制,將借鑒發達保險市場意外險監管經驗,設定最低賠付率要求,對連續三年保費收入超過500萬元且平均賠付率低于50%的短期意外險產品,要求保險公司及時調整費率,推動保險公司轉變經營模式,保護消費者權益。
針對以往部分意外險傭金畸高等亂象問題,《辦法》要求各保險公司報備傭金費用率上限,對實際支付傭金費用率超出報備傭金費用率的公司,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引導保險公司合理支付傭金費用,降低產品價格,更好地讓利于消費者。(記者陳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