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保險 > 正文

      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1保費收入較2020同比微增0.03%

      2022-01-21 09:31:13    出處:北京商報

      壽險轉型、車險綜改、發力非車險等一系列動作都體現在了五大A股上市險企年度保費當中。伴隨著1月19日晚間中國太保保費出爐,2021年五大上市險企成績單也浮出水面。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共實現保費收入約2.5萬億元,同比微增0.03%。可喜的是,一改2021年低迷之態,2022年保險估值不斷修復,1月20日,保險股更是全線飄紅。

      業內人士分析,展望2022年,考慮到消費整體低迷,壓制保險需求,普惠保險普及對商業保險的持續擠出,渠道轉型緩慢,疊加監管愈發嚴格以及壽險產品供需嚴重錯配等因素,短期內保費增長動能仍然有限。但未來保險市場仍然潛力巨大。隨著社會公眾風險與風險管理意識的提升,回歸保險本原的同時也將實現高質量增長。

      總攬保費2.5萬億元,保險股今日領漲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1年共計實現保費收入約2.5萬億元,較2020年同比微增0.03%。

      具體到公司來看,中國安依然穩坐頭把交椅,實現保費收入7603.33億元。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保費收入保持正增長趨勢,四家公司保費收入分別為6200億元、5810.47億元、3565.55億元、1595.11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1.16%、3.67%、1.72%、2.48%。

      負債端成績單出爐的次日,保險股一改2021年走低態勢,實現全線飄紅。2021年,疫情反復、宏觀經濟不確定增強、行業信用環境整體收緊,長端利率高開低走等多重因素疊加下,保險股持續走低。有數據顯示,去年保險板塊整體下跌39%。

      邁進2022年,保險股表現出回暖,估值不斷修復。1月20日,保險股更是領漲股市。截至收盤,中國安收53.4元/股,漲3.79%;新華保險收40.53元/股,漲4.51%;中國太保收28.49元/股,漲3%;中國人保收4.79元/股,漲1.91%;中國人壽收29.76元/股,漲2.06%。

      壽險承壓依舊,健康險獨領風騷

      從人身險板塊來看,轉型重壓之下,2021年A股上市險企壽險保費收入表現并不亮眼。2021年五家壽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55萬億元,同比減少0.4%。除了上述的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安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的保費收入分別為4570.35億元、2096.10億元、968.47億元,對應增幅分別為-4%、0.55%、0.69%。

      “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與監管機構推動業務結構調整、防范化解風險,推動保險業務回歸保障功能有關。包括新保險合同準則要求保費收入分期確認并剔除投資成分,也導致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收入下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研究員張俊巖如是分析。

      不同于壽險公司,兩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收入“獨領風騷”,保費增速均超過了10%。2021年人保健康、安健康的保費收入分別為358.16億元、112.33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11.03%、22.35%。

      財產險“老三家”分化,非車險逐漸“挑梁”

      財產險方面,“老三家”兩升一降。2021年人保財險、安產險、太保產險的保費收入分別為4483.84億元、2700.43億元、1530.63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3.79%、-5.53%、3.35%。

      車險業務是財產險公司的重中之重,受車險綜合改革影響,2021年三家財險公司車險保費收入均下滑,人保財險、安產險、太保產險的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552.75億元、1888.38億元、91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9%、3.7%、4.0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專家朱少杰分析認為,車險綜改帶來的費率降價對于行業的不利影響已經充分顯現,觸發保費收入下滑的政策沖擊已演化為常態。車險綜改滿一年時,銀保監會公布的車均保費下降達21%,雖然保費降價和保障范圍擴大,帶動商業車險投保比例上升,但不足于抵消保費下降的影響,使得車險保費收入出現負增長。

      雖然“老三家”車險保費同比下降,但從全行業角度來看,保費規模仍具備優勢。據銀保監會最新數據,2020年前11個月,財險行業整體實現車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7.07%。朱少杰表示,車險綜合改革后頭部險企的市場競爭優勢愈加顯現,市場份額有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

      一方面是車險回暖信號釋放,另一方面,險企也在不約而同地進行衡業務結構、減少對車險業務的高度依賴、發展非車險業務。非車險業務已經成為拉動保費收入的另一個增長極。2021年太保產險的非車險保費收入為612.63億元,同比增長16.86%;人保財險各項非車險保費中,除信用保證險同比減少46.2%外,其余均為正增長,其中保費規模最大的意外傷害及健康險同比增長了21.9%,達806.91億元。

      展望2022年:短期內保費增長動能有限,長期向好

      2021年,壽險業轉型進入深水區,淘汰粗放型模式的同時,代理人規模腰斬。“惠民保”等普惠型產品沖擊、車險“增保、降價、提質”綜改不斷推進,外資保險機構“長驅直入”,監管不斷喊話規范行業發展等一系列因素交織。而對于2022年,有多家券商機構及專家預計2022年五大A股上市險企的保費規模表現仍將好于行業。

      對于未來壽險板塊何時回暖,東吳證券分析師胡翔、朱潔羽在相關研報中分析表示,考慮到消費整體低迷,壓制保險需求,普惠保險普及對商業保險的持續擠出。渠道轉型緩慢,疊加監管愈發嚴格以及壽險產品供需嚴重錯配等因素,短期內保費增長動能仍然有限。

      張俊巖則表示,未來壽險市場仍然潛力巨大。壽險業務不但為被保險人提供死亡風險保障,也是家庭財富管理的重要工具,隨著社會公眾風險與風險管理意識的提升,壽險業務在回歸保險本原的同時也將實現高質量增長。

      對應健康險市場,開源證券分析師高超、呂晨雨在相關研報中預測表示,低件均意外及健康險仍有較大空間,2022年或成財險板塊另一增長動能。

      受車險綜改影響,2021年國內財產險市場保費增速放緩,車險綜改也在倒逼財險公司轉型,精細化、專業化、線上化成為財險公司攻克難題。2021年底,新能源車專屬保險條款的正式實施,給險企帶來新的業務創新發展空間。

      期,高端新能源車因出險率高、維修費用高,保費漲價明顯。若險企能順利度過新能源車險業務試水期,就能適應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上升的市場格局,就能在今后的車險業務競爭中搶占有利地位。”朱少杰補充表示。

      隨著保險消費者的慣發生深刻變化、數字化席卷行業、疫情的催化,正改變和塑造著壽保險業的發展環境。面對新挑戰,保險業如何借助轉型抓住機遇,切換增長新動能成為下一步的方向。

      對于2022年五大A股上市險企保費規模的展望,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預測,2022年五大A股上市險企的保費規模表現仍將好于行業。一方面,車險綜合改革將會繼續推動車險業務向大型保險公司集中;另一方面,互聯網保險新規對大型保險公司的影響要小于中小型公司。至于今年五大險企保費收入是否能夠實現正增長,可能較高,但是新冠疫情仍然是最大的影響變量,主要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記者陳婷婷胡永新李秀梅)

      關鍵詞: 上市險企 保費收入 保險估值 中國太保

      相關內容

      消費
      產業
      對戰合資強者大眾T-ROC探歌,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創A級SUV價值新標桿 近年來,在國內市場,SUV產品始終是消費者瘋狂追捧的車型,以其大空間、超強動力性能
      容聲WILL健康冰箱“抱冷門”挑戰來了!手把手教你薅“容”毛 賽場上風云變幻充滿無限可能,每屆世界杯爆出的冷門幾乎都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經典。為
      這十年,鏈家交給杭州的答卷 城鎮人口增至1020 3萬、GDP全國十強、高新技術企業數超萬家 這十年,杭州
      高端電視選購調查:8成消費者為國貨電視打Call 近日,果殼有意思實驗室在北京街頭,開啟了一項關乎國貨電視vs進口電視畫質的大挑戰,
      基金
      www.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