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僅是敲門磚
車企來勢洶洶,但牌照僅是“敲門磚”,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要想賣保險,對于剛設立的保險經紀公司來說,要取得“監管許可證”。根據2021年11月銀保監會發布的《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申請人要想獲得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需具備財務狀況良好,具有以自有資金對外投資的能力,出資資金自有、真實、合法,不得用銀行貸款及各種形式的非自有資金投資等多項硬性指標。
張磊認為,新能源車企做車險,一大難點是服務網絡的建立和管理。目前,我國車險數字化進程還很淺,本地化出單、結算服務、推送修等關鍵環節需要隨著車企服務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和下沉。其次,為了保證用戶體驗,要與大量線下服務網點達成協作或自建龐大的服務網絡體系,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很高。
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還要面臨系統搭建的問題。張磊對此表示,要在車機和移動端開展業務,必須具備成熟的線上系統,然而不同省市不同公司接口不同,承保規則有差異,對接不容易,全國只有少數從業機構具備上述能力。
此外,雖然更精準和個性化的車險定價觸碰到了市場的痛點。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能源車企賣保險涉及到車輛數據,即用戶隱私,這就引來了最核心問題,比如車主信息數據如何使用和管理,目前這方面的技術還處在試水或者探索的過程。
“目前,車企主戰場激戰正酣,還要解決供應鏈安全等問題,面對新能源車險的機遇,車企不得不考慮團隊建設,投入產出,往往易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張磊補充道。(記者陳婷婷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