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就賠!新冠隔離險要買一份嗎?”“疫情期間,出行無憂防疫隔離險”“隔離一天補貼1000,躺賺上千元”……近日,銀保監會財險部發布《關于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再次讓此前走俏也備受爭議的“隔離險”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的影響,多家保險企業推出了“隔離險”。然而記者注意到,“隔離險”存在消費者被隔離卻無法理賠、退保手續費高昂、理賠證明材料嚴苛無法提供等諸多問題。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有關“隔離險”的投訴超過1500條。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時發現,不少商家針對疫情期間出行,打著“隔離就賠”等宣傳,推出不同套餐的“隔離險”,投保人若在保險期內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離,可在隔離期內享受津貼補助,金額在每天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符合理賠條件不容易,多種情況不予理賠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隔離險”理賠卻并未像廣告中說的容易。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有關“隔離險”的投訴多達1577條,投訴主要集中在默認與機票搭售、強制購買;退保手續費高昂;因疫情原因取消行程,“隔離險”無法全額退款;被隔離卻無法理賠等諸多問題。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在售的一款“隔離險”,保費為59元,保障期限為1年,包括意外身故、傷殘、特定傳染疾病身故保險金;猝死;新冠確診給付;新冠肺炎集中、居家隔離津貼。其中,新冠肺炎集中、居家隔離津貼的理賠范圍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密切接觸;二是居住或工作,旅行途經地或目的地被確定為中高風險地區而被要求隔離。符合以上兩種情況的任意一種,即可理賠200元/天,最長30天。
上述這款“隔離險”產品不屬于新冠肺炎集中、居家隔離津貼的理賠范圍有五種情況:包括次密接;居家健康觀察、檢測、監測;當地政府要求,來自非中高風險返鄉/探親的隔離;主動去中高風險或全域封閉管理地區;未過等待期,已在中高風險或全域封閉管理地區、已經確診、疑似確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中等。
此外,理賠條件顯示,2天等待期后才可理賠。“今天投保明天生效,隔離津貼要在生效2天后,被隔離才屬于理賠范圍。要是今天投保明天被隔離,就是沒有過等待期,不能理賠。”店鋪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銷售誤導、無故拒賠等將追究法律責任
針對當前許多“隔離險”理賠限制條件較多等問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財險部最新發布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在開發設計保險產品過程中,應以保險消費者實際需求為基礎,在綜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風險程度的情況下,依法依規開發產品,合理設定責任免除和理賠條件。
在規范宣傳銷售行為方面,《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不得通過欺騙、隱瞞或者誘導等方式,對保險產品的保障責任等重要情況做出容易引人誤解的宣傳或者說明。銀保監會財險部表示,對發現的產品開發設計不合理、銷售誤導、無故拒賠等行為,依法依規追究保險公司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在明確保險責任方面,《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在產品銷售過程應充分履行說明義務,對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以及理賠條件等進行充分說明,并依法依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說明。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認為,從險種形態和賠付責任上看,“隔離險”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亟待規范。消費者在選購保險產品時,應注意閱讀保單條款,弄清楚保險的免責條款后再做判斷。(記者趙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