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相關資料圖)
6月30日晚間,歌爾股份(002241.SZ)發布公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3.33億元-4.99億元,同比下降76%-84%。
對于上半年盈利下降的原因,歌爾股份解釋稱,是受宏觀經濟和行業因素的影響,終端市場需求不足,公司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部分智能硬件業務的銷售低于預期。
據了解,歌爾股份智能聲學整機業務聚焦于與聲學、語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技術相關的產品方向,主要產品包括TWS智能無線耳機、有線/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
去年底,歌爾股份公告稱,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導致去年業績大幅下修。僅去年四季度單季,歌爾股份虧損額就達到20.9億元。去年除了營收的直接減少,歌爾還計提存貨減值10.7億元,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8億元,加上應收款項減值,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總額為17.97億元。
今年一季度,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41.2億元,同比增加近20%,凈利潤1.06億元,同比下降88.22%。
對于一季度的業績變化,歌爾股份曾在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全球宏觀經濟承壓,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軟,公司部分盈利能力較強的零件和整機項目訂單量低于預期,產能利用率下降,單位制造成本上升,導致上述項目毛利率受到侵蝕,盈利能力下降。
如此來看,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的業績下滑或也逃不過上述原因,聲學整機業務“砍單”及行業整體下行的影響猶在。
而其智能硬件業務則聚焦于與娛樂、健康、家居安防等相關的產品方向,主要產品包括VR虛擬現實產品、AR增強現實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產品等。
以VR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業務此前一度是拉動歌爾業績上漲的重要動力,去年底,該業務營業占比已達6成以上。
目前歌爾并未明確部分智能硬件業務所指何種產品。不過,近期的市場消息顯示,隨著元宇宙相關概念冷卻,VR/AR設備在市場上遇冷。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裝置出貨量共計745萬臺,年減18.2%。
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VR裝置今年出貨量衰退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品牌對高階產品銷售過度樂觀,硬軟件規格升級確實有更多特色,但消費者并未樂意支付高價購買,相反地會轉向功能足以應付基本需求的低價入門產品,此消費模式也將迫使品牌廠將今年的銷售重心轉回低價機種。其二是并未有吸引消費者的新款低價機種推出。
無獨有偶,另一可穿戴產品智能手表出貨量也有所下滑。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數據稱,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1%至4100萬件。
總的來看,產業鏈人士認為手機和消費電子產業鏈庫存依然高企,上半年行業還處在周期底部,歌爾作為產業鏈重要環節,難避相關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