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一直以來都是“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無論是在燃油車時代還是如今的新能源時代,長城汽車始終都在圍繞解決用戶用車痛點和提升用車體驗來做。尤其在新能源車仍然存在續航和電池安全的大環境下,長城汽車近日發布的一系列創新技術可以說是給大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前不久,長城汽車森林生態鏈上的兄弟公司之一,蜂巢能源在第三屆電池日上公布了四大黑科技,分別是龍鱗甲電池、“飛疊”超高速疊片技術3.0、高錳鐵鎳電池、納米網硅負極。其中龍鱗甲電池無疑是領銜之作,從它的命名也能看出,其安全性能絕對是一等一的。
具體來看,龍鱗甲電池通過應用熱電分離、空間功能集成設計等全新技術實現了單體安全和系統安全的全面提升,開創動力電池安全的新高度;同時還兼具長續航優勢,其磷酸鐵鋰版本可使電動汽車的續航突破800公里,刷新了磷酸鐵鋰電池續航的新紀錄。
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技術這一領域,長城汽車才是當之無愧的“卷王”,從最近官方發布的幾張榜單來看也能力證這一點。其中,在2022年自主汽車品牌電池熱失控安全技術排行榜上,長城汽車以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等多達20多項電池技術斬獲第一名,相較于長城汽車,比亞迪在這方面的技術直接腰斬,只有十幾項。
再來看2022年動力電池技術排行榜上,長城汽車發布的龍鱗甲電池更是以最高10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快充小于15分鐘充滿電的多重技術實力榮獲冠軍稱號,連寧德的時代與比亞迪也只能分居兩側。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這些電池技術無疑是決勝新能源市場競爭的底氣,而這種底氣其實也來源于其森林生態的前瞻布局。
目前來看,長城汽車森林生態已經從動力系統到清潔能源,覆蓋傳統動力、純電、混動、氫燃料以及前端氫能和光伏等領域,形成一體化低碳出行解決方案。有人曾用“制造一切”描述馬斯克的供應鏈策略,其實長城汽車的森林生態版圖更何嘗不是一個貫穿全鏈、垂直整合的多物種綜合體?正因如此,長城汽車搶占電池技術的制高點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