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到底是誰發明創造的,互聯網行業不要35+的員工,明明是年富力強、最有經驗,且最安穩可靠的年紀(養家糊口),卻被社會無情拋棄,而在某些行業卻是越老越吃香,尤其是國外一些公司, 很多員工在公司一干就是一輩子,直到退休。更加令人無語的是,35+的魔咒正由互聯網行業向其他行業邁進、滲透,以后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員工及民營企業老板等工作,沒有穩定的工作了,因為隨時都可能失業,尤其在35歲最需要錢的關鍵年齡。如果一個人60歲退休,那么你可能有25年沒工作,如果一個人65歲退休,那么你則有30年沒有工作,此時上有老下有小,你怎么辦?圖中這些人能成為阿里員工,想必都是比較優秀的(名校畢業),可是在35歲被優化之后,大部分被迫離開大城市回老家省會城市發展,有的做月嫂,有的擺地攤,有的賣保險,還有的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選擇開滴滴送外賣,你能想象得到嗎,更不要說那些低學歷、沒方向且掙扎于底層的普通工薪階層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