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召開業績發布會,發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經審核的財務業績。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思東,總經理尹兆君,副總經理肖星、朱捷,董事會秘書張若晗,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等出席并坦誠回答媒體記者、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提問。
報告顯示,2022年太平控股實現總保費收入2,650億港元,同比增長0.9%,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增長4.6%;總資產14,094億港元,較2021年末增長2.2%,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增長11.7%;股東應占溢利27.97億港元。
股東應占每股總內含價值55.11港元,其中太平人壽內含價值突破2,400億港元,較去年末增長1.1%,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增長10.4%。
(相關資料圖)
境內壽險規模價值雙雙領先
2022年,太平人壽原保費收入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增長3.6%,新單保費同比增長20%,其中個險新單保費同比增長28.6%。
雖然太平人壽新業務價值增速同比下降10.5%,但在國內壽險行業深度轉型和疫情沖擊的大環境內,太平人壽表現在上市同業中仍處于優異水平。太平人壽個銀13個月、25個月繼續率保持在90%以上,連續十年保持市場領先。
壽險上,2022年太平人壽原保費收入首次突破1,500億元,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增長3.6%,在個險、銀保渠道新單期繳保費增速雙雙領先市場的同時,新業務價值增速表現在上市同業中處于優異水平,個銀13個月、25個月繼續率保持在90%以上,連續十年保持領先。
剩余邊際余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人力基礎持續夯實,個險代理人規模達39.1萬人,保持正增長態勢。
“保險+生態圈”基本成型
“十四五”以來,中國太平把打造“保險+醫康養”生態圈和“保險+金融科技”生態圈作為戰略發展重點,統籌推進保險、投資、生態圈協同發展戰略布局,生態圈建設成為近年來中國太平主攻方向,更是保險產品的主打特色。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總經理尹兆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中國太平通過“輕重結合”的模式不斷豐富養老社區布局,構建多維度養老版圖。截至2022年底,“自建+合作”養老社區已達到32家,服務網絡覆蓋21省27市,地域上實現東南西北中全覆蓋,功能上醫養、康養、旅養相貫通。
中國太平通過“自建+外聯”延伸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發起成立了中國太平醫康養生態聯盟和中國太平金融科技生態聯盟,與國內眾多醫療健康養老和科技企業攜手共建“保險+服務”生態圈。
目前,中國太平醫康養生態聯盟成員單位數量增至19家,涵蓋精準醫療、健康管理、健康科技等領域領先企業,并成功投資了圓和醫療、大專家、遠盟康健等企業。
2022年,醫康養賦能成為太平人壽個險新單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太平金融科技生態聯盟成員單位數量增至31家,合作共建保險科技實驗室,助力數字化轉型。
深耕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央企,中國太平保險不斷踐行央企職責。公司堅決貫徹中央經濟金融有關決策部署,出臺助力經濟穩增長5個方面15項舉措,為社會提供各類風險保障合計125.7萬億元人民幣。年內新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重大民生建設項目投資530億元人民幣;綠色投資存量規模23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5%。
在區域戰略上,中國太平是唯一一家總部在大灣區的金融央企。業績發布會批露,2022年中國太平在大灣區實現保費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9.3%;投資余額780億元,同比增長2.7%。
中國太平發揮粵港澳設有機構的獨特優勢,創新開展跨境機動車保險,累計承保粵港澳跨境車約5萬輛,2022年開出了“澳車北上”第一單,“港車北上”產品方案也首家通過廣東省項目驗收。
2022年,中國太平進一步加大在大灣區的戰略布局,打造在大灣區首個養老社區--中國太平木棉人家,探索推動“港人北上”養老。承接運營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項目,助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在服務國家戰略同時,公司品牌價值持續提升。中國太平連續五年進入世界500強,排名逐年提升,2022年提升10位至第334位;首次榮登《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是40家企業中唯一一家金融保險集團。
展望2023年,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思東在致辭中表示,要用更加積極的態度看待形勢,用更加努力的工作適應和應對形勢,扎實推進中國太平高質量發展戰略,努力實現“七新”的發展目標,即“服務國家戰略有新作為、業務高質量發展有新進展、生態圈建設有新突破、綜合協同上新臺階、國際化發展有新格局、客戶服務有新提升、防范化解風險有新成效。
2023年是中國太平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關鍵之年,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加速推進生態圈建設,全面推動科技運營服務升級,走穩走好國際化發展道路,持續夯實經營管理基礎,推動業務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開創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