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間,中裝建設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2.1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124.9萬元。報告期內,物業管理板塊穩步擴張,實現營業收入5.84億,收入占比較2022年中期環比提升5.11個百分點,持續上升至11.20%。此外,立足產業鏈延展創新發展戰略,公司仍穩步推進新能源、IDC等創新業務。
持續擴充物業管理業務版圖 新增長點營收毛利雙增
【資料圖】
2022年,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的環境下,整個建筑裝修裝飾行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2022年,建筑類上市公司整體出現營收和利潤的下滑。截至4月26日晚間,在申萬裝修裝飾(Ⅲ)指數已披露2022年度業績的11家權重公司中,8家出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家出現凈虧損,3家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
面對行業多重壓力,中裝建設在堅持推進建筑裝飾主業的基調下,圍繞建裝上下游進行產業鏈延展,多元化業務增長點。中裝建設在2017 年參股賽格物業,開啟與物業管理協同發展的戰略步伐。2020年公司間接控股深圳市科技園物業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中裝建設繼續加碼物業管理業務。在已有賽格物業、科技園物業的基礎上,2022年6月,通過科技園物業又競得深圳市東部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進一步擴充公司物業管理版圖,增厚業務實力。2022年,公司物業管理業務為公司貢獻營業收入5.84億元,同比增長52.68%;實現毛利1.00億元,同比增長12.54%。物業管理業務逆市實現營收毛利兩端雙增,充分證明了其在當前公司戰略層面的重要性。在公司傳統業務發展受阻的背景下,成為公司平抑周期波動、穩定盈利的利器。
物業管理與公共裝飾有天然的協同性。物業管理除了為中裝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中裝建設亦能依托物業服務實現公司業務延伸上的探索。
公司控股的各大物業管理子公司及孫公司,均立足于大型科技園區,服務對象多為園區內科技型企業。借助這樣的戰略布局,公司可持續為大型科技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如未來園區的屋頂光伏、園區綠電、節能管理等,不僅能提升物業管理優勢,也能與公司現有新能源業務展開關聯,相互促進。
公司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物業與建裝主業的協同發展,將以物業公司在管項目的后續維護和二次更新為契機,為裝飾板塊業務進行導流,促進城市微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業務的推進,將業務協同優勢發揮最大化。
穩步推進新能源 新基建業務 順應國家戰略孕育新機遇
建筑裝飾行業有較強的產業輻射性。在物業管理之外,中裝建設依托自身特點迎著國家戰略與數字經濟產業趨勢,向新能源、新基建領域延申。
在雙碳背景下,綠色建筑成為傳統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中裝建設依托工程建設優勢,于2017年成立子公司深圳市中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與經營。借助光伏幕墻、屋面光伏等項目建設經驗逐步滲入新能源領域,并衍生出園區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與電站運營等新興業務。據悉,截止目前,公司共持有 20 項新能源領域相關的專利,并擁有充足的各類行業專業執業等人員儲備。
五沙(寬原)大數據中心項目(簡稱“IDC項目”)是公司進軍新基建的第一站。作為國家層面認可的“新基建”重要內容之一,數據中心已從“機房”或單一的商業形態演變為承載各行各業信息系統的基礎設施保障。2022 年,中裝建設持續增資廣東順德寬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 65%。年度內,五沙(寬原)大數據中心已與廣東力通網絡,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達成相關合作協議。據公開信息,五沙(寬原)大數據中心共規劃約10,000個標準機柜,并能利用毗鄰熱電廠的優勢開展余熱制冷等綜合能源利用,有效降低IDC綜合能耗,預計PUE值低于1.27,符合國家低碳發展的號召。
截至2023年4月26日收盤,中裝建設(002822.SZ)市凈率(PB-MRQ)為0.91倍,位于過往5年1.2%分位值,當前公司估值水平已觸及歷史最低水平。隨著經濟形勢向好,房地產風險逐步出清,建筑裝飾行業底部反轉有一定確定性。2022年末,公司杠桿率為2.25,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為1.79及1.66,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年度內公司強化高質量、穩健發展戰略,加大回款力度,年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增加60%。在深耕裝飾主業的同時,中裝建設積極布局戰略轉型,物業管理、IDC、新能源等業務多元化的協同發展,也將增強其建裝主業的抗風險性。
公司及其可比上市公司杠桿及流動性比較
*截至2023年4月26日晚間,金螳螂、亞廈股份及洪濤股份尚未發布2022年度業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