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原本喜氣洋洋推進再融資,但在經歷了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后,卻沒能敲開監管受理申請的大門。
(資料圖)
1月10日晚間,包括浙江世寶、日辰股份、振華科技、銘普光磁、勝華新材在內的多家公司發布了證監會不予受理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的公告,不予受理的原因不約而同,均為“法定形式”攔路。
公告顯示,前述5家公司都是近日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不予受理通知書》,但因申請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證監會決定不予受理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
這5家公司都是在去年啟動再融資,加碼或擴充主營。按照時間順序回溯,浙江世寶是2022年10月中旬籌劃定增募資不超11.8億元,用于汽車智能轉向系統項目。
同年9月,銘普光磁發布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不超4.55億,用于光伏儲能和片式通信磁性元器件智能制造項目等。
日辰股份去年8月啟動定增募資,擬以不超8億元加碼預制菜和調味品,以期實現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進行產能提升、品類拓展及產業鏈延伸。
勝華新材是在去年7月啟動定增,在5家公司中擬募資金額最高,為不超45億元,用于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東營)等,加碼鋰電材料產能。
振華科技在5家公司中啟動定增時間最早,按照去年4月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18億元,全部投向半導體功率器件產能提升項目、混合集成電路柔性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項目、新型阻容元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等。
這些再融資的啟動,無論對于相應公司擴大主營業務產能、提升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來說,還是從財務角度增強資金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對于定增行政許可申請不予受理,5家公司都明確,將按照證監會的相關規定,重新提交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行政許可申請。
北京某上市公司證代對記者表示,此前出現過部分公司因為超過了規定期限,而被監管不予受理發行股份的情況。類似非公開發行申請被不予受理的情況密集出現,她表示“此前尚未見過,而且在密集披露不予受理的公司中,還有央企旗下公司。”。
有投行人士對記者介紹,此前上市公司定增報材料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缺說明、缺測算、缺環評審批等情況,但是都有機會補充。“多家公司因申請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被監管不予受理,并不意味著定增之路的終結。”
除了不予受理外,近期還有部分公司的定增申請沒有被證監會審核通過。以*ST同洲為例,1月9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未獲得審核通過。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并非近期所有公司非公開發行都被不予受理。就在1月7日,億晶光電還發布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依法對公司提交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行政許可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而且包括東江環保等公司在內,部分公司近期都明確,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從我個人層面,尚未聽到相關定增政策有大的變化。”前述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只能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和審批結果,分化變得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