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行將結束之時,陽光保險成功闖入資本市場,于12月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這是自中國平安2004年上市后18年以來唯一上市的民營保險公司,也是中國的第十家上市險企。
可見在資本市場上,陽光保險算得上是稀缺的投資標的。而陽光保險基本盤也不錯,成立于2005年,位居行業第二梯隊,一年營收近1200億元,總資產超過4400億元。然而即便如此,陽光保險上市后,還是在資本市場上遇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募資縮水 股價破發
陽光保險于2021年11月正式宣布赴港上市,原計劃募資20億美元,但最后實際募資金額與計劃相差甚遠。
12月8號公布的配售結果顯示,陽光保險擬發行的11.5億股中,香港公開發售占約1.26%,國際發售占約98.74%,超額配股權尚未獲行使。
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的股份出現認購不足的情況。據悉,香港公開發售通過白表eIPO服務及通過中央結算系統EIPO服務合共接獲1877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1450.1萬股香港發售股份,遠低于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約1.15億股。
按最終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5.83港元計算,陽光保險將會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64.195億港元,與宣布上市之初擬募資的20億美元計劃縮水近60%。
陽光保險上市交易后就受到了冷遇,上市首日開盤平開后,隨即下跌“破發”,最低報5.51港元,跌幅5.49%,收盤股價回升至5.83港元,避免了首日破發的尷尬。但隨后5個交易日,陽光保險股價大幅下跌,最低時一度跌至3.88港元。
好在近期在保險股迎來大幅反彈,帶動陽光保險股價回暖,截至2023年1月9日,陽光保險收盤5.20港元。
業績增速乏力 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陽光保險的資產總額為4736.37億元,在2021年末時這一數據還是4416.23億元。而在2007年末陽光保險集團的資產規模還僅有111.46億元。
從2007年末的111.46億元增長至2021年末的4416.23億元,陽光保險資產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0%,高出同期保險行業資產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13個百分點。
在過去十幾年里,陽光保險不僅資產規模在快速膨脹,業績也在高速增長。保費收入從2007年的41.53億元到2021年的破千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6%,相較于同期保險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1個百分點。
2019年-2021年,陽光保險分別實現營收1008.37億元、1150.59億元以及1199.69億元。同期保費收入分別為879.07億元、925.69億元、1013.7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86億元、56.19億元及58.83億元。
然而陽光保險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在2022年上半年似乎出現了扭轉的趨勢。2022年一、二季度,陽光保險凈利潤分別為18.28億元及17.91億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2.02%。
不僅如此,陽光保險的投資收益率也在持續下滑。2019年-2021年,陽光保險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8%、6.5%及5.4%,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8%、5.2%及4.6%,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10.6%及10.3%。
此外,陽光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中國保險業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2.1%,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9.7%。而陽光保險集團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3%,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7%。
投訴量居高不下 合規問題突出
在陽光保險狂飆突進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大量客戶投訴以及合規問題。據統計,2019年至今,陽光保險累計受到銀保監會、央行等監管機構行政處罰238項,合計被罰4145萬元。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于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陽光信保的億元保費投訴量和萬張保單投訴量分別為112.94件/億元和8.54件/萬張,均位列財產保險公司首位。
因為業務合規問題,陽光信保曾被中國銀保監會地方分支機構責令自2021年9月起計一年內暫停接受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新業務,陽光人壽綿陽中心支公司也被中國銀保監會地方分支機構責令一年內暫停受理銀行保險渠道的新業務。
就在陽光保險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前夕,陽光人壽青島分公司因為存在通過高額發放銀保客戶經理薪資套取費用等6項違規行為被警告處分并罰款27萬元,相關負責人被警告并被罰款1萬元。陽光人壽保險晉中中心支公司因存在提供虛假報表資料等違法違規行為,該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共計被罰13萬元。
2023年開年第一個月,陽光保險就開始接罰單。1月4日,陽光財產保險嵐縣支公司因偽造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被罰1萬元;陽光財產保險臨縣支公司同樣因偽造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管理不善導致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遺失被罰2萬元。(來源|商業華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