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銷高速增長背景下,上游鋰鹽產品量價齊升,相關企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1月18日晚間,天齊鋰業、雅化集團齊發業績預告,均大幅增長。其中,天齊鋰業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231億~256億元,同比增長10倍~11倍;雅化集團2022年凈利區間為45億~47億元,同比增幅為3.8倍~4倍。
【資料圖】
近兩年來,碳酸鋰為代表的鋰鹽產品呈現供不應求態勢,價格大幅攀升,電池級碳酸鋰在2022年一度漲至近60萬元/噸,較2021年初漲幅超10倍。不過,電池級碳酸鋰近期價格有所下行,上海鋼聯最新市場均價為48.05萬元/噸,較前期高點已下跌近20%。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鋰鹽價格回落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短期來看鋰鹽供給仍然偏緊,仍會維持高位,整體呈緩跌格局;長期來看,鋰鹽價格取決于礦端產能釋放情況,而擁有自主可控鋰資源的企業有望持續享受紅利。
業績大增
業績預告顯示,天齊鋰業2022年盈利區間為231億~256億元,同比增長10.11倍~11.31倍;扣非后凈利潤為221億~245億元,同比增幅更為可觀,達15.57倍~17.37倍。
無獨有偶,雅化集團亦實現數倍增長。預計2022年實現凈利45億~47億元,同比增長380.45%~401.80%;扣非后凈利潤44.6億~46.6億元,同比增長385.51%~407.28%。
此前,另一鋰鹽企業天華超凈已公布業績預告,同樣業績亮眼,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64億~68億元,同比增長6.03倍~6.47倍。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前述企業給出了較為一致的解釋:鋰鹽產品銷量及售價同比均大幅提升。生意社數據顯示,2022年氫氧化鋰、碳酸鋰分別以155%、96%的年漲幅位居商品漲幅榜的第一、第二。
產能方面,天齊鋰業在境內擁有4.48萬噸/年的鋰鹽產能,澳大利亞奎納納一期2.4萬噸/年氫氧化鋰工廠已于2022年11月30日起達到商業化生產能力,疊加安居工廠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規劃中的銅梁擴建項目和奎納納二期工廠,鋰鹽總產能將超過11萬噸/年。雅化集團方面,雅安鋰業二期3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線投產后,鋰鹽綜合產能達到7.3萬噸。
除自營鋰鹽業務盈利大增外,天齊鋰業的投資業務亦貢獻了可觀的增量利潤。首先,重要聯營公司SQM2022年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上升,公司按照22.16%股權確認投資收益。前三季度SQM凈利潤為27.55億美元,同比增長944%。其次,參股公司SES在紐交所上市后,天齊鋰業因股份被動稀釋,不再對其具有重大影響,導致長期股權投資被動處置,產生投資收益約12億元。
鋰鹽價格松動
鋰鹽產品經歷了近兩年的飆漲行情后,在2022年11月底以來止漲,并加速下跌。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碳酸鋰價格止漲主要是由于近期新能源汽車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業鏈樂觀情緒有所消退。
一位正極材料廠人士曾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消費類鋰電池傳統淡季是1~4月份,動力類電池因為補貼退出和原材料價格問題,今年1~3月極有可能也是淡季,兩項疊加后,市場對2023年一季度需求疲軟的預期很強,悲觀情緒向上傳導后,必然會打壓鋰鹽價格。
華南地區一位鋰電投資人士認為,明年新能源汽車國補退出,整車廠對電池等零部件的定價策略需要調整,這是一個重新博弈的過程,而在博弈結果出爐之前,產業鏈終端及中游都不會盲目堆積庫存,而是傾向于輕裝簡行。
不過,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階段悲觀情緒逐步消解后,鋰鹽價格走勢仍取決于市場供需格局,短期依然會維持高位震蕩。
天齊鋰業認為,供給來看,行業下游的擴產通常較為順利、周期較短,而上游資源開發常受地域限制、天氣變化、環保要求、政策約束、儲量規模、開采難度、基建情況多種因素影響,擴產周期較長,對應的風險也更大。因此,長期來看,產業鏈上下游擴產周期的錯配會使鋰價穩定在合理的水平。
而從目前各企業生產及訂單情況來看,似乎并未收到短期鋰鹽價格下跌的沖擊。天齊鋰業表示,目前各基地正常有序生產運營,生產處于飽和狀態。雅化集團表示,目前訂單簽訂與執行情況均比較順利,不存在長協訂單簽訂遲緩的現象。
加強鋰資源自主可控
2022年,受疫情及勞動力短缺等影響,鋰資源主產區澳大利亞礦山產量不及預期,疊加外投資受限等因素,鋰資源供需缺口短期仍然存在,在此預期下,鋰鹽企業紛紛出手“搶礦”,在保證供應鏈安全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天齊鋰業已實現鋰精礦100%自給自足,原料均來源于公司控股的泰利森格林布什鋰輝石礦,建成年產能為162萬噸,2025年的鋰精礦規劃年產能為214萬噸;通過參股日喀則扎布耶和SQM,實現對優質鹽湖鋰資源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正在就重啟雅江措拉鋰輝石礦采選一期工程選廠進行可行性研究,進一步加強資源保障能力。
贛鋒鋰業目前鋰資源自給率40%左右,隨著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馬里昂礦山2022年底投產及擴建完成,公司資源自給率有望在2023年明顯提高,預計未來自給率將達到70%左右。
2022年,雅化集團取得津巴布韋卡瑪蒂維多金屬礦控制權,并擬通過全資子公司雅化國際收購海外兩家公司70%股權,進而獲得納米比亞達馬拉蘭礦區四個鋰礦礦權的控股權。按照規劃,至2025年,公司自主可控資源將達50%以上。
盛新鋰能下屬公司業隆溝鋰輝石礦已建成產能規模約為7.5萬噸/年,控股的津巴布韋薩比星礦山其中5個礦權已探明資源量,其他35個礦權處于勘探前期準備工作階段,根據初步規劃,薩比星鋰鉭礦項目設計規模為年產鋰精礦20萬噸左右,目前正在積極建設中;另有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目前處于探礦權階段。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對境內外鋰礦資源的關注,不斷提升鋰礦石原料自給率。
關鍵詞: 業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