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電影業可謂“開了個好頭”。
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1月21日至1月27日)電影票房為67.58億元,觀影人次為1.29億。超越2022年同期的60.39億元,成為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其中,《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票房均超20億元。
盡管仍未超越2021年春節檔78.4億的影史票房紀錄,但因疫情后剛放開不久,經濟正在逐漸恢復中,春節檔能收獲這樣的票房成績為今年影市“復蘇”開了個好頭。
【資料圖】
節后電影板塊表現值得期待
疫情放開行業復蘇,春節檔觀影熱情高漲。全國影院基本上恢復正常營業,觀影人次較疫情放開前有明顯回升。同時,2023年春節檔的平均票價也略低于2022年春節檔的平均票價。票價的下降會降低觀眾的消費門檻,帶動觀影人次的上升,觀影人次將替代票價成為今年春節檔票房的核心驅動因素。
2023年春節檔是疫情防控優化后的第一個核心檔期,在初一票房不及2022年的情況下,通過口碑佳作的帶動完成反轉,創下歷史第二高的春節檔票房成績。
此外,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春節返鄉人群增加,2023 年春節檔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提升,下沉市場的場均人次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成為春節檔票房回暖的重要因素。
去年12月以來,新冠管控政策調整放松,隨著各地管控放松及消費場景復蘇,電影行業正逐步回暖。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12月防控政策調整之后,全國影院營業率大幅回升,由11月下旬低于40%的營業率恢復至1月中旬的80%以上。
縱觀A股春節后電影板塊市場表現——除2020年外,2019年至2022年(2020年受疫情影響春節檔取消),春節后影視板塊(BK0847)三個交易日區間內普漲。
今年電影行業迎來“開門紅”,春節檔總票房近68億,成為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情緒高漲之下,A股影視板塊節后大概率也會給股民帶來驚喜。
2023經濟復蘇為核心要點 電影市場有望加速復蘇
據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聯合國25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稱,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計達到4.8%,同時預計中國經濟復蘇將支持整個區域的增長。聯合國官員表示,中國保持了強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國內消費需求也會上漲。
從宏觀層面來看,經濟復蘇會是2023年國內經濟的核心要點。
經過2022年來自疫情反復、海外收縮流動性、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多輪考驗,國內經濟及GDP數據大概率已經過經濟觸底階段,后續將考驗增長成色。
從估值角度來看,經過之前持續的調整及消化,當前市場的整體估值已合理化。
當前,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疫情防控對生產和消費的桎梏逐步解除,消費潛力的挖掘值得期待。
長城證券認為,2023年整體宜適度樂觀,國內經濟數據有待全面復蘇,市場預期尚未達成共識,而此時處在徘徊低迷期的市場恰好是布局長期配置A股的機會。
展望2023年電影市場,第一波疫情沖擊已逐步消退,同時疫情防控導致影院停業的可能性已較小,行業放映端維持正常營業率水平,為影片定檔、票房復蘇構筑基礎,國內電影市場有望加速復蘇。在春節檔為2023年“開了一個好頭”的同時,春節檔后還將迎來多部國產新片及進口影片的密集上映,電影市場熱度有望延續。
2022年11月以來國內防疫政策持續優化,特別是12月防控政策調整疊加進口影片陸續上線,影院營業率已由11月底的不足40%提升至80%左右,快速回歸至正常運營節奏(貓眼數據)。隨著影院營業率回升,此前積壓的優質庫存影片有望陸續定檔,同時2022年11月以來,國產及進口影片審核持續釋放積極信號。漫威大片時隔三年多再度被引進——《黑豹2》《蟻人3:量子狂潮》宣布定檔2023年2月7日、2月17日,這是繼《阿凡達2》定檔后的又一積極信號,看好后續更多進口影片順利引進,豐富行業優質內容供給。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春節檔的強勢表現驗證了電影市場的回暖趨勢,疫情管控放松后線下消費復蘇,票房回升長期趨勢不改,加之供給端進口影片助力供給修復,2023年票房復蘇可期。
信達證券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優化,2023年年初春節檔成為電影行業復蘇的重要節點。近期重點關注春節檔拐點,重視電影板塊“戴維斯雙擊”的機會。我們預測2023年全年票房有望恢復至501億,同比增長67%。
建議關注A股:1、光線傳媒(23年春節檔主出品《深海》、參投《交換人生》等);2、華策影視(22年國慶檔《萬里歸途》確認收入,春節檔參投《流浪地球2》,22Q4及23Q1表現可期);3、博納影業(23年電影儲備有主旋律商業片《無名》等);4、萬達電影(12月7日CINITY與萬達電影戰略合作新增100個CINITY影廳,并由中影提供相關放映系統技術服務);5、中國電影等;
港股:1、貓眼娛樂(在線票務市場龍頭受益票房整體恢復);2、IMAXCHINA(23年熱門影片儲備《銀河護衛隊3》等包含IMAX制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