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證券時報網訊,1月30日晚間,中海達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面向政府及國企客戶的業務受沖擊較大,部分項目實施周期延長或受阻,全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7%,預計2022年虧損,業績承壓。
隨著“乙類乙管”措施落地見效,2023年也將是中國經濟擴內需、提信心的復蘇之年。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需求有望恢復,高精度定位行業更有望在智能駕駛產業的帶動下,迎來發展良機。據了解,目前奔馳、蔚來、長城 WEY、奇瑞等主流智能汽車車型都配置了高精定位系統,包括百度 Apollo、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自動駕駛、元戎啟行、輕舟智航等主流頭部 L4 自動駕駛公司也同樣配備了高精定位系統。
中海達車載端軟硬件產品也已定點應用在小鵬汽車、上汽集團、一汽紅旗等汽車制造企業/智能駕駛方案商的多款量產車型。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車載端軟硬件產品已獲車企成功定點量產車型13款,并完成了以廣州為研產銷中心,上海、北京技術市場分布的戰略市場布局。中海達方面表示,智能駕駛市場還沒真正爆發,但趨勢是很明確的,車載高精度產品預計1-2年后可大規模量產。(文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