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6日,世界最大跨度鋼渡槽——肥西縣境內的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鋼結構渡槽首次通航,形成了一個“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橋”奇觀。
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鋼渡槽位于江淮分水嶺北側。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它比引江濟淮渠道高出30多米,淠河總干渠從引江濟淮運河上凌空而過,渠水只能通過架設傳統(tǒng)的渡槽過流,如同高架立交一樣“橋上有橋”,在這里就形成了一座“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橋”。
淠河總干渠渡槽總長350米,橋跨布置采用68米+110米+68米的三跨鋼結構桁架式梁拱組合設計,主跨達110米,比目前世界著名的德國馬格德堡水橋還要長3.8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渡槽下部為引江濟淮Ⅱ級航道,兩航道高差約30米,工程概算投資10.65億元。
據(jù)了解,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渡槽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2020年11月5日整體合龍。2021年3月28日開始充水試驗,充水試驗期間,按設計3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位進行分級加載充水。為確保淠河總干渠渡槽充水試驗順利完成,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提前謀劃,多次邀請專家開展方案研討、論證,優(yōu)化充水試驗方案,降低過程風險,實現(xiàn)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的試驗目的。記者 秦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