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10月5日,患者駱某的母親將一面錦旗送到阜南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的手里,感謝他們用精湛的醫療技術挽救了兒子的生命。10月7日,駱某完全康復出院。
(相關資料圖)
9月27日下午5時許,38歲的電工駱某在工作中意外遭到380伏電擊,當場從3米高處墜落,導致昏迷、心跳呼吸停止。情形十分危急,工友們一邊對他進行心肺復蘇,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
阜南縣人民醫院救護車火速趕到,醫護人員不停地進行心臟按壓......下午5時30分許,駱某被送到阜南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經過急診科值班醫生及護士約半個小時的心臟按壓、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電除顫以及搶救藥物應用,駱某的心跳恢復跳動。
然而,駱某突然又出現頻繁抽搐癥狀,參與搶救的醫生初步判斷駱某出現心肺復蘇后缺血缺氧性腦病,這也是醫生最擔心的并發癥,頻繁的抽搐預示著患者預后或會極差。
隨后,醫護人員將駱某轉入急診重癥監護室。經過呼吸機輔助通氣、亞低溫治療、脫水降顱壓、營養心肌、升壓藥物應用、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幾天后,駱某病情逐漸好轉,轉入急診普通病房進行后續觀察治療。10月7日,駱某完全康復出院。
阜南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高金剛介紹,生活中電擊傷很常見,被高壓電擊傷后容易出現皮膚、肌肉組織的損傷,最嚴重的可導致心律失常、心臟驟停。人的心跳驟停超過4到6分鐘,人腦就容易因缺氧而引發損傷甚至腦死亡。而這名男子呼吸、心跳停止將近1小時,還能被成功搶救過來,且沒留下任何后遺癥,這種病例在臨床上很少見到。
什么是電擊傷?
電擊傷是指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引起不同程度組織損傷或器官功能障礙或猝死,俗稱“觸電”。外界電流接觸人體時,人體便成為電路中導體的一部分,電流通過接觸部位迅速向體內臨近組織擴散導電,電流可致細胞內外離子平衡失調,并產生電流、電滲、電熱等反應,從而導致組織器官損害。
對人體產生損害的程度,與電流的性質(直流或交流)、強度、頻率、電壓的高低、接觸部位的電阻、接觸時間的長短、電流在人體的路徑以及觸電時人體功能狀態等有關。
電擊傷癥狀表現較多,輕癥可出現驚嚇、心悸、面色蒼白、頭暈、乏力,重癥可出現昏迷、強直性肌肉收縮、休克、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驟停,還可能伴發皮膚電灼傷、組織焦化或碳化以及頭顱、胸腹部或肢體骨折。
現場急救是救治關鍵。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救治者必須首先確定不使自己處于觸電危險,現場安全時再實施急救,如觸電者無自主呼吸或循環,立即開始基礎生命支持,迅速開始心肺復蘇,并撥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