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妻子機器人嗎?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開始暢想機器人的應用了,歐美有《終結者》,認為未來的機器人要么是反面角色,要么是守護者的角色。
我國則溫馨許多,認為未來機器人可以陪伴人類,提供感情價值,比如:蔡明和郭達在春晚上表演的節目《機器人趣話》。
也就是說,很早之前我們就開始設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會出現一款能夠為人類提供情緒價值的機器人,它可以是女友,也可以是妻子。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之前媒體瘋狂報道的“妻子機器人”,其實是日本機器人之父石黑浩團隊設計的女性機器人“ERICA”,它的設計理念其實并不是“妻子”,也從未對外售賣過,更重要的是最便宜的一款也要60萬,并不是媒體報道的“10萬一臺,一經出售就被搶空”,這一點千萬不要被騙了。
石黑浩團隊研發的這款機器人,在設計之初時就為她設計了精致的容貌,據說為了設計逼真的容貌花費了不少時間。
因為她外表靚麗,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我國以及歐美國家,它都備受矚目,日本多個綜藝節目邀請她當嘉賓,她還擔任過天氣主播,參加活動。
歐美則邀請她參演電影,在電影中飾演她自己。
ERICA不只是擁有漂亮的臉蛋那么簡單,作為一款智能互動機器人,她可以回答你的任何問題,可以像朋友一樣陪你聊天。
設計團隊還為她設計了許多表情,要知道表情也是語言的一部分,比如:你用嬉皮笑臉的態度表示“是嗎”?明顯就是質疑、懷疑的態度,而不是肯定。
有了表情的加持,會讓很多人誤以為和自己對話的不是機器人,而是一個真人。
另外,ERICA的眼睛也進行過特殊設計,它可以追蹤到對話者的位置,調整自己與對話者的角度,確保能夠直視對方的眼睛,能夠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在和一個“真人”對話,而不是被當成一個機器人對待。
目前ERICA的表情和語言等都已經能夠經受得住考驗,如果你不知道她是機器人的前提下,你甚至會認為自己在和一個真正的人類交談。
也正是因為ERICA太像真人了,以至于有人將其當作“妻子機器人”,其實妻子能完成的事情,她一個也不會干。
ERICA的優勢是對話,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她的身體不會移動,手部也不會做動作,行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工作人員的幫助。
因為不會移動,她根本沒辦法完成家務,打掃房間,甚至都不會站在門口迎接主人下班,和網絡上吹噓的“妻子機器人”相差甚遠。
當然了,像ERICA這樣的機器人其實并不是只有日本在研究,我國科研團隊也設計了一款智能機器人,名叫“佳佳”,長相也非常甜美,端莊,大氣,據說是從中科院選拔出的6名校花,根據她們的長相設計了佳佳的外貌形象。
這些機器人都不是“妻子機器人”,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智能交互,但無法行走,未來雖然會提升行走能力,但也絕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情感而特意設計出“妻子機器人”。
真有人會娶機器人嗎?
盡管沒有人會特意設計一款“妻子機器人”,但是確實有人會娶機器人當妻子,甚至會娶一名玩偶做妻子。
比如:日本男子近藤顯彥非常癡迷于初音未來,而初音未來是一款虛擬偶像,不是真人,甚至也不是機器人,市面上有賣初音未來的玩偶,但是玩偶并不是初音未來。
男子非常癡迷初音未來,甚至不顧反對安排了一場特殊的婚禮,婚禮的主角就是自己和初音未來,傳統婚禮中該有的儀式感一點兒也沒拉下,甚至還和初音未來一起度蜜月。
不僅如此,自己家里也都是初音未來的形象,近藤顯彥每天和初音未來一起吃飯,聽音樂,睡覺等。
事實上,日本有很多和“虛擬形象”結婚的人,他們結婚的對象有的是一個玩偶,有的是一個物品,也有的是和一個機器人。近藤顯彥就參加過這樣的聚會,在我們看來他和初音未來結婚已經非常離譜,但在這里很多人都是和自己心愛的虛擬人物,甚至機器人結婚,他們覺得這非常正常。
從近藤顯彥的案例可以看出,盡管我們沒有特意設計“妻子”機器人,但如果有人癡迷于某一款機器人的形象,有可能是會把它當作妻子,只不過目前科學技術水平,還無法讓機器人像妻子一樣做家務,只能局限于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