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隊退役回來以后自己創過業、開過飯店、送過外賣......”今年新當選的蕪湖市團代表謝福傳是無為市陡溝鎮百官圩村的民兵營長,他的成長故事普通而又勵志。2018年退役回來之后,謝福傳一開始只是在村里幫幫忙,當時的百官圩村領導班子老齡化嚴重,非常需要像謝福傳這樣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在村里與謝福傳父母做了多次工作下,謝福傳決定留在村里服務,后來通過參加鎮里的招聘考試,成為百官圩村的后備干部,負責村里的扶貧等事務。
從扶貧專干到電商達人
“回到村里之后,我成為了扶貧干部。在當時,脫貧攻堅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如何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成為我當時每天要思考的問題。村里那么多好產品,如果能幫助他們賣出去,賣個好價錢,就是最大的幫扶”。謝福傳心里是這樣想的,但是他所在的百官圩村是一片深圩區,與城市距離較遠成為當地農產品銷售受限的原因之一,如何更快更廣地打開銷路成了謝福傳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既然線下受制于距離,何不借助線上電商的力量呢?謝福傳靈光一現。高中畢業后的他曾在北京愛國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在北京中關村工作的這一年多時間里,讓謝福傳早早地接觸到了電商這一新鮮事物。考察了一段時間之后,謝福傳下定決心借助電商平臺來幫助村民們銷售農特產品。然而剛開口,就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對,大家都不太相信自己種植的這些農產品還能在網上賣出去,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就是盡快通過電商平臺將村民的產品銷售出去,這無疑是最有力的說服。
說干就干,謝福傳絲毫沒有猶豫,他決定致力農戶脫貧,以“電商+志愿服務”模式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落實在行動上,他一邊前往安徽農業大學學習進修,一邊摸索著售貨。“一開始我是幫著村里的一些經濟困難戶銷售他們的農產品,沒想到這些村民種植的農產品居然這么受歡迎。”銷售的第一桶金堅定了謝福傳電商銷售的信心。
從自己單干到一群人一起干
謝福傳用自己的行動很快讓村民們相信了電商的力量。2018年11月,謝福傳注冊了“福傳農味”品牌,成立了電商公司,當年的螃蟹季,謝福傳成功幫助村里一位螃蟹養殖大戶賣出十幾萬元的精品螃蟹。“現在每逢過年過節,我都不敢發朋友圈,很多人都提前很久就跟我預訂當地的老母雞等農產品,完全是供不應求。”謝福傳面帶笑容激動地說,現在每年農產品的銷售額都在300萬元以上。
“村民們看到了電商平臺的力量后,紛紛覺得不愁沒有銷路,基本上都愿意把農產品拿給我們幫助銷售。現在不是只有我們村的產品,周邊村都可以帶動起來,只要他們有產品都可以銷售。既可以使用我統一的品牌,也可以自己注冊品牌通過我們的平臺銷售。在銷售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優先銷售村里經濟困難戶的一些產品。”謝福傳說。
通過電商平臺,不僅解決了當地優質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同樣也幫助了村民就業增加收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謝福傳的隊伍中來。“我們征求群眾需求,定期邀請農技專家開展技能培訓,或上門提供指導。平臺還積極培養農村帶貨主播和青年創客。”謝福傳說,“現在政府每年也會組織電商的相關培訓,從相關理論知識、操作流程到經營方式等,都有很專業的人來指導,越來越多的人在家都當起了主播。”
“現在我自己也買了無人機、單反相機、直播器材等設備,無論是線上直播還是拍攝短視頻,都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展示的不僅是農產品,這幾年村里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都煥然一新,現在我還通過自己的鏡頭將家鄉這些年來的變化展示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鄉。”謝福傳說。
謝福傳表示,現在他正在主動與大學生對接,希望可以調動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積極性,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他也在帶領村民們進行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探索。做大做強農村電商,謝福傳充滿了信心。
謝福傳正在直播推廣農產品
□本報記者 丁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