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渦南鎮婦聯積極貢獻巾幗力量,探索鄉村振興發展之路,渦南鎮董樓村支部書記李靜靜就是其中一位,她積極推進一塊田改革,盤活村集體資源,加入鎮政府實行的企業幫扶“1+X”架構等,讓村集體富起來,村民腰包鼓起來,鄉村振興路子寬起來。
化零為整,減少成本增加收入。當年土地二輪承包,董樓村和其他村一樣,按土地肥力、田塊遠近等公平分地。一聽說要在圣小橋自然村搞“一塊田”試點改革,不少村民都不樂意:有些農戶承包地靠路邊、渠邊;有些農戶開墾了荒地等,實際上,自己土地面積要比分到戶的面積多得多。董樓村支部書記李靜靜一方面積極從法律方面進行宣傳:農戶開墾的土地是集體的,法律規定不能侵占集體財產;實施“一塊田”改革,但是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變、承包人口基數面積不變、土地用途不變等。另一方面到戶走訪,從村民的利益方面進行宣傳:“一塊田”能夠實現一增一減,化肥、農藥等用量減少,耕地面積、播種和收割效率、農民收入等增加。董樓村支部書記李靜靜高興地說:“鎮政府實施的一塊田政策,對于農民來說,自種的話很方便,外包的話價格也高;同時,村委會和村民簽訂流轉協議后,把土地流轉給金沙河等大企業,又能收取管理費,村委會集體經濟壯大了,什么工作都好干,我們村會加速推行一塊田改革。”
(董樓村支部書記李靜靜推進“一塊田”改革到戶走訪)
盤活資源,招商引資促進發展。董樓村利用廢棄的磚窯廠,精準對接招商,把現有資源發包出去。在外工作的90后姑娘張嫚得知老家磚窯廠要發包的消息后,承包下窯廠、返鄉創業。董樓村根據磚窯廠的實際地形地貌,建議磚窯廠改建成為田園綜合體,既能夠盤活資源,又能夠帶動周邊村民就業。經過幾年的建設,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家集種植、養殖、垂釣、餐飲、休閑、旅游、團建等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生態園——蓮花島生態園,先后已經帶動了周邊100多人就業,為董樓村的鄉村振興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年該生態園還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園區。“我們村盤活了磚窯廠,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委會會利用這筆收入給群眾修路、安裝路燈等,讓村民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壯大的紅利。”董樓村支部書記李靜靜這樣說。
(董樓村蓮花島生態園接待縣內學校開展的研學游活動)
承接訂單,拉動就業壯大經濟。近日,董樓村李書記和渦陽縣道遠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多次碰頭,商討訂單承接的問題,這個訂單能讓村集體經濟增加幾萬元的收益。董樓村村集體振興公司利用區位優勢和閑置勞動力的優勢,一方面積極對接鎮招商引資的道遠工藝品有限公司,承接訂單;一方面對閑置在家的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承接到訂單后,組織經過培訓的村民上崗就業。這樣做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帶動了村民就業,兩全其美的事情。董樓村村集體振興公司承接訂單的模式,受益于渦南鎮政府探索的“1+X”模式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行鎮政府牽頭,招商引資企業入駐,各村集體振興公司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對接企業,承接訂單。通過這種模式能夠壯大各村集體經濟、提高閑置勞動力、改善村級基礎設施管養等。
(董樓村村集體振興公司承接訂單商討會)
“我會多緯度的想方設法壯大我們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的就業率,加速董樓村鄉村振興的建設。”董樓村村支部書記李靜靜這樣說。(馬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