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建筑垃圾作為城市化進程中“新陳代謝”的產物,有著嚴格的運輸、處理規定。隨意傾倒建筑垃圾,不僅占用土地,影響市容市貌,還會污染大氣和水體環境。近日,合肥市廬陽經開區城管部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抽絲剝繭、順藤摸瓜,智破一起跨區偷倒建筑垃圾的案件。
“板橋河沿線,發現一處偷倒建筑垃圾現象!”10月17日,城管執法人員巡查過程中,上報該處建筑垃圾后,城管部立即響應,安排人員勘察現場、拍攝照片、調取監控。據了解,該路段位置偏僻,城管執法人員在周邊并未發現當事人和目擊者。數小時的摸排后,城管執法人員發現,即便是依托智能化大數據手段,似乎也難以查清這件性質惡劣的偷倒垃圾案。
城管部負責人沒有放棄查處,而是帶領數名執法隊員來到現場,徒手翻找該處堆積的建筑垃圾,試圖找到更多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執法人員終于發現一塊印有瑤海區某小區名稱的裝修材料,確定了此處建筑垃圾的來源。
10月18日上午,廬陽經開區城管部執法人員早早來到該小區物業管理處,出示執法證件并說明來意后,了解到該小區的裝修建筑垃圾由某家環衛工程公司統一處理。執法人員當即聯系該公司負責人,與其一同到板橋河路察看情況。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當事人承認該處建筑垃圾由他們公司負責運輸處理。執法人員現場下達了法律文書,責令該公司立即清運建筑垃圾,并到城管部接受調查處理。
執法人員沒想到的是,該環衛工程公司負責人來到城管部接受詢問調查時,并未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反而認為偷倒建筑垃圾是司機個人行為,與公司關聯不大。在執法記錄儀全程拍攝下,執法人員為其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在執法人員的宣傳教育下,該公司負責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將引以為戒,規范處理建筑垃圾。
“11月3日,該公司已執行行政處罰決定,繳納罰款5000元及非法所得1200元。”廬陽經開區城管部副部長劉子豪說。后期,城管部將繼續依托“人防+技防”的雙重保障,重點打擊偷倒垃圾等違法行為。王新毅 記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