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妻子生產前,丈夫預定花束送產房,卡片的寄語寫著:不必為母則剛,希望你還是那個小女孩,愛你!花店老板全女士稱,這位客人的妻子預計是凌晨生產,他當晚就提前來訂了這樣一束花,還囑咐了注意花香、花粉問題,卡片內容也是客人自己擬好的。她當時看到這個卡片非常感動,感覺這位客人溫柔且細心。
網友稱:自稱“老金”,卻把妻子喚作“小女孩”。這樣的丈夫差不了的
每個人在感情中渴望的,是“被偏愛”,想要感受到自己被對方重視。
最近有一個新聞。一位妻子臨產,丈夫訂了一束花,花中卡片的寄語是:“不必為母則剛,希望你還是那個小女孩,愛你。”
很多人都被這句話打動。
之所以會觸動,是因為在婚姻里這很罕見,很多夫妻的關注點都不在對方身上。
兩個人會關注孩子,關注一件件的生活瑣事,重視自己的事業,但是很少會在意彼此的感受。
身份逐漸從愛人,變成了“室友”、“合作伙伴”、“親人”。因此,很多人的婚姻中,愛情會隨著時間變成親情。
而在這個新聞中,丈夫卻還能意識到:你依然是我的愛人,盡管我們有了共同的責任,彼此為人父母,我依然愿意重視你的感受。
這是很稀缺的。這意味著兩個人并沒有被身份裹挾,很重視彼此之間的愛,有意愿去關注伴侶的內心體驗。
愛依然在。
真正打動我們的,是新聞中這位丈夫愛的意愿。
我發現,很多的夫妻有了孩子后,會格外關注親子關系。
尤其是有的人童年不幸福,很想要從孩子身上去補償自己內心的缺失,于是會更加想要給孩子好的環境、成長空間。
而這時,注意力并不在伴侶身上,另一半會感受到被忽視、不再在意,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會變得越來越疏離,彼此變得很少溝通,一開口就是和孩子相關的具體的事,卻不再聊自己的感受、痛苦、情感需要。
于是,夫妻兩個人的感情會逐漸消失,從對方身上感受不到被愛,而彼此之所以依然在一起,只是因為對孩子的責任。
這樣的婚姻很痛苦,因為體驗不到被愛、被重視。
而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感受不到父母之間愛的流動,便也得不到愛的滋養。
讓婚姻里長久保持愛與被愛,關注伴侶的內心體驗,不忽視、不拒絕、不對抗,兩個人能相互重視,可以看見彼此的內在感受,發覺并伴侶彼此的內在需求。
這樣的婚姻,才能長久、幸福,孩子也能感受到家庭中愛的流動,體驗到環境安全,構建內在的安全感,長大后便能擁抱這個世界,愛,也是對孩子最好的饋贈。
真正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是自己有愛的意愿,并且真正懂得經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