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質量安全的“食”字路口,也有這樣的“紅綠燈”,它嚴把農產品的市場進出關,守護著農產品質量安全,守護著人們的健康。
紅燈停:嚴格質量監管 嚴查違規農產品
為阻止有害、違規的農產品進入市場,需要農業部門強有力的質量監管。近年來,和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和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全縣7個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以及85個涉農村(社)協管員,齊抓共管、上下聯動、高效運轉,逐步形成了以縣為龍頭、鄉鎮為依托、村為著力點的三級監管網絡,對和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實行全方位、無死角的質量監管。2019年以來,和縣共定量抽檢農產品1939批次,其中例行監測1759批次、專項監督抽檢180批次,檢測合格率均在99.7%以上。此外,在蔬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大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聯合執法中,和縣共查處違法案件6起,2批次樣品監測不合格的相關單位受到了行政處罰。
強有力的質量監管極大程度減少了違規農產品進入市場,確保了和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而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綠燈行:強化培訓宣傳 放行達標農產品
提高農產品質量,要從源頭抓起,讓群眾吃到放心菜。和縣農業部門通過開展“天天‘315’”“食品安全宣傳周”“綠色食品宣傳月”等活動,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宣傳指導;同時大力推行農產品生產全程標準化,建立和完善適應綠色發展的農業標準體系;以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為重點,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和登記保護,實現對農資、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質量追溯管理,做到生產有記錄、產品可追溯、信息可查詢。目前,和縣已累計建成各級各類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49個,共有40家企業、84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和縣農業部門對標準化生產水平高、質量安全制度執行好、產品質量優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予以獎補和優先申報各類農業產業化政策項目。
“紅燈停、綠燈行”,極大地激發了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熱情,方便了達標優質農產品進入市場,最大程度地化解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讓消費者吃上放心、安全、衛生、高品質的農產品,確保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力地推進和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綠色、健康、持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