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高標準蔬菜大棚。凡飛供圖
當前正值冬茬蔬菜上市的季節,在六安市金安區木廠鎮孟崗村一排排整齊屹立的蔬菜大棚里,田園家庭農場的30多名工人正忙著采摘大蒜、烏菜等應季蔬菜,還有茄子、辣椒、黃瓜等反季節蔬菜。這些蔬菜源源不斷地供往西商農產品批發市場,填補了秋冬季綠色蔬菜的空白,豐富了六安市民的菜籃子。據田園家庭農場負責人劉蕾介紹,田園家庭農場現有高標準蔬菜大棚700多畝,年可實現收入500多萬元,為周邊脫貧戶提供30多個就業崗位。
今年以來,金安區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138+N”和“6969工程”建設,多措并舉大力推進城郊蔬菜發展,實現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雙豐收。
突出政策資金扶持。印發《金安區2022年蔬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金安區2022年食用菌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統籌省、市、區財政資金1000多萬元,以沿淠灣區為重點,重點布局木廠、城北、淠東、馬頭、翁墩等鄉鎮,推進蔬菜集中連片種植。金安區蔬菜播種面積(含復種)發展到32萬畝,設施蔬菜占比達60%,成功創建安徽省食用菌示范縣。爭取中央資金1000萬元,組織實施“鵝菜一體化+金融+科技”試點項目,提升蔬菜產業科技含量。
突出規模品牌建設。圍繞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大力發展綠色蔬菜優良品種及反季節蔬菜種植,推進蔬菜千畝示范片建設和蔬菜標準園建設,累計建設芡實、西藍花、蓮藕等蔬菜千畝示范基地4個、蔬菜良種育苗基地1個,創建國家蔬菜標準園2個、省級蔬菜標準園10個。大力推進蔬菜產業品牌創建,累計認證蔬菜“三品一標”農產品74個。西商、皖鄉等一批金安本土蔬菜品牌走向市場。
突出集體經濟發展。統籌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蔬菜標準化大棚和產業基地,再由村集體通過租賃形式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約定收益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2年,該區共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0多萬元,建設16個蔬菜產業(含食用菌)基地,幫助了16個村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凡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