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11月23日從臨泉縣有關部門獲悉,該縣單橋鎮“心理茶館”自2020年5月30日“開張”以來,以茶為媒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模式,已接待來訪案例428例。其中,涉及少兒心理危機干預18例、心理疏導222例、矛盾化解127例、社會救助61例,直接服務群眾萬余人次。
立冬后,天氣漸寒,單橋鎮“心理茶館”二樓的接待咨詢室里,空調開放,溫暖如春。志愿者方玲沏好熱茶,如朋友一樣,傾聽15歲的小紅(化名)訴說著這段時間的進步。然而,就在幾個月前,小紅還有著輕生的念頭。
小紅的父母離異多年,她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由于年少無知、缺少家庭關愛教育,她經常逃學、惹事。“我的生活沒有顏色,我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頭次走進“心理茶館”,小紅自暴自棄的言語,讓方玲十分心疼。暖心傾聽、耐心疏導、用心幫扶,及時的危機干預,讓小紅逐漸敞開心扉、走出陰霾。第三次來到“心理茶館”時,小紅聊起自己能夠正常學習并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任務,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作為全市首家鄉村公益心理服務平臺,單橋鎮“心理茶館”借鑒廣東東莞雅園社區社會心理服務經驗,依托2019年成立的“善橋”志愿服務隊,以定點服務、上門服務、項目服務、特色服務等形式,開展心理疏導、矛盾化解、社會救助等服務。
“善橋”志愿服務隊由阜陽市心理學會會長韋志中擔任隊長,共召集心理咨詢師、社工、鄉賢、創業人士、基層“六長”和“五老”志愿者800余人,在單橋鎮設置“心理茶館”總部,定時定點免費接待受助對象。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留守兒童心理關懷分隊、婚姻家庭調解分隊等七大功能分隊走出“心理茶館”,進村入戶推動兒童心理檔案建設項目、“長者傾聽計劃”心理關懷項目深入實施。“目前,兒童心理檔案建設項目已實現特殊兒童鎮域全覆蓋,‘長者傾聽計劃’項目上門服務40余人次。”單橋鎮黨委書記符心斌說。
2021年以來,單橋鎮“心理茶館”先后獲評全國社會心理優秀服務項目、安徽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單橋鎮被評為全國十佳社會心理服務地區。
“目前,臨泉縣委政法委綜治中心設有‘心理茶館’,作為縣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該縣計劃在所有鄉鎮開設心理咨詢室,為全市推廣總結經驗。”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 尚原野 見習記者 畢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