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鳳陽縣示范幼兒園教師。從教23年,先后被評為縣“教壇新秀”、縣“優秀班主任”,以及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師、滁州市“優秀班主任”。撰寫的論文先后8次在省教育學會獲得一、二等獎,12篇論文先后發表在專業雜志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老師,小趙早上起床有點不舒服,肚子疼,辛苦老師上午多觀察,如果有什么情況還請及時給我打電話。”
“王老師,媛媛(化名)感冒了,麻煩您今天督促他多喝點水。”
“王老師,小飛(化名)的書包里有汗巾,他特別易出汗,辛苦您及時查看,幫他換一條汗巾。”
......
每天早上早操后,鳳陽縣示范幼兒園教師王玲都會習慣性地拿起掛在教室一角的備忘錄,一條條地看,一條條地記在心里。“這些都是早上送孩子來上學的家長寫的,每一條都是家長們的牽掛,我接過了孩子,就要接過這些囑托。”王玲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這一“接棒”就是23年,她用滿滿的愛,迎來送往一茬又一茬的幼兒們。
說起在墻角掛上備忘錄的緣由,王玲向記者講起了入職之初的小故事。“那天一大早,我們班有個孩子媽媽送孩子來幼兒園時跟我說孩子的嗓子有點發炎,在家沒來得及吃藥,讓我等會督促孩子把藥吃了。我當時一口答應了下來,可是轉身就忙開了,幼兒們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事,到中午幼兒離園時,媽媽來接孩子時我才想起來”。王玲說,那件事給自己留下了很大的觸動,也讓她開始反思:每天早晨,接待幼兒入園時,總有家長會向老師們交代些孩子的事情,老師們有時工作一忙給忘了。久而久之,家長就會對老師失去信任,沒有了信任,何來教育?
那么,怎樣才能辦好家長交代的事情,讓家長放心呢?一番觀察后,王玲想到了在教室門口醒目位置準備一個備忘錄。“家長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師做的或者孩子有什么特殊情況的,我就立馬把它記在本子上,隔一會工夫就去翻閱一下,這樣一來,就不會忘記家長們的要求了。”說到這,王玲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打那之后,她總能根據家長們的囑托,精準地觀察到每個幼兒的精神狀態和需求,比如這個幼兒今天有點拉肚子,王玲就會時不時地去詢問他可需要上廁所;那個幼兒最近睡覺困難,做游戲時王玲就會找他說兩句,鼓勵他早睡早起。
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王玲已經記不清寫完了多少本備忘錄。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逐漸習慣了在送孩子入園時,隨手在備忘錄上寫上想說的話。從幼兒的生理需求到習慣養成,“留言”各種各樣、有詳有略,細心的王玲總會第一時間去處理。“別小看這本備忘錄,它讓與家長們的交流變得更加暢通、及時哦,也讓我更好地去照顧這些幼兒,真正地實現了家園共育。”王玲揚了揚手里的備忘錄,高興地說。
王玲的付出不僅贏得了家長們的肯定,也被園領導和同事們看在眼里,她接連被評為“鳳陽縣優秀班主任”“滁州市優秀班主任”“安徽省優秀班主任”。教育還在繼續,愛還在延伸,王玲說,她將繼續傾注自己全部的愛心,為幼兒成長鋪就一條陽光之路。
王玲給幼兒讀繪本
人物點評
讓師資成為亭城教育最有力的保證
滁州市教體局人事與師資科科長 程先梅
王玲的教育故事是滁州市班主任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狠抓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培訓,培養一支師德師風優良、業務能力過硬的教師隊伍。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市樹牢師德第一標準,組織開展“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主題教育活動,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完善準入審查機制,把好教師“入口關”,對新招錄教師師德師風、教育理念等做好全面考察,落實“政治上不能有問題、師德上不能有問題”兩個根本要求。
重視教師培訓培養工作,我市切實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建設水平。圍繞師能提升,組織舉辦美育教學實踐培訓班、班主任培訓班、幼兒教師培訓等各類校長、教師培訓班16個,全市2000余名教師參加培訓。常態化開展縣域內教師交流輪崗,2022年全市參與交流教師數1620人。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在全市統籌60名教師前往定遠縣開展交流輪崗工作。充分利用長三角教師一體化培養機制,組織教師到發達地區、到知名學校研修學習。
為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我市不斷加強教師榮譽機制建設和正面宣傳工作,評選表彰滁州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50名、第四屆“滁州最美教師”50名和滁州市第八批中青年骨干教師102名,并在全市推送其先進事跡,充分展示我市教師隊伍良好的職業形象和崇高的精神風貌,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沈妤、于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