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讓人動容的感人事跡,但在貴池區唐田鎮和平村,趙傳友家庭卻為人稱道。四年里,他和妻子黃彩霞將三胞胎兒子先后送進軍營,在他們的支持和鼓勵下,三個兒子逐漸成長為出色的軍人,他們家也因此被評為第二屆池州市文明家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00年8月19日,懷胎7個月的黃彩霞早產生下三胞胎兒子,三兄弟體重加一起僅7.9斤,無奈送到醫院保溫箱里生活了一個多月。因考慮老家池州在南方,而孩子們出生地太原在北方,因此趙傳友給三胞胎兒子分別取名:趙新南、趙新北、趙新源。
住院期間,黃彩霞和三個兒子共花費醫藥費十幾萬元,趙傳友為此向親朋借了不少外債。出院后不久,夫婦倆帶著三個兒子回到池州,由于條件實在困難,爺爺甚至把家中唯一的一頭牛也賣掉了。為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質量,夫妻倆決定再次外出打工,只能把一個孩子寄放在外婆家,其他兩個由爺爺奶奶照看。
2008年夏季,因連日暴雨,加上升金湖高水位影響,唐田圩多處發生險情,幸得部隊官兵的及時參與救援,才保住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部隊官兵的英勇救援場景,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趙新南、趙新北和趙新源三兄弟。
黃彩霞告訴孩子們:“如果不是部隊官兵奮不顧身地救援,唐田圩肯定保不住,我們的房屋和田地也會被洪水淹沒。你們要以解放軍為榜樣,努力做一個勤勞勇敢、樂于奉獻、不畏困難的人。”從那以后,一個從軍夢在兄弟仨心里發了芽。
正是由于母親的言傳身教,兄弟三人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幫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平時自己洗衣做飯,節假日還會陪爺爺犁地種菜。初中時,三兄弟處于叛逆期,變得調皮、不愛學習,趙傳友便利用假期帶著他們上工地干活、下農田勞動,讓孩子們切身體會生活的艱辛,用簡單的行動幫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多年來,唐田鎮黨委、政府不折不扣落實扶貧惠民政策,趙傳友一家享受了低保、教育、醫療等多項幫扶政策,生活水平逐漸好轉。他深有感觸地表示:“前些年,幸虧得到黨和政府的照顧,我們全家才能從苦日子熬過來。所以我時常告訴他們,是黨和政府養育了他們,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如果他們想要參軍,我一定會全力支持。”
2018年和2019年,正在讀中專的趙新源和趙新北先后應征入伍,他們要求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最終被分配到新疆服役。2021年征兵時,正在讀大二的趙新南也果斷報名,順利通過各個程序考核,也如愿圓了自己的軍營夢。
自從三個兒子都跨入軍營后,趙傳友就暗下決心,家里有啥困難也不能讓孩子們擔心。妻子曾因勞累過度加上患有高血壓,先后兩次住院,但每次他與兒子通電話時,總是說家里一切很好,不要惦記家里,叮囑兒子們要在部隊好好干,報答黨的恩情,給家鄉爭光!
二十多年的艱辛付出,三兄弟接力走進軍營,一對樸實的農村夫婦,為三胞胎兄弟筑起了從軍報國夢,撐起了一個家庭的愛國擁軍情。
記者 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