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夜間步行兩萬步 守護春節歸鄉人(主題)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黃亮
新春到來,當歡歌笑語聲逐漸在城市上空消散,京港地鐵4號線—大興線已結束了一天的運營,農歷除夕0時30分,巡道工徐永輝和他的班組成員,準時出現在天宮院站站臺,他們要在夜間三個半小時內,完成8公里軌道巡查作業,對120個接頭、720個接頭螺栓、上萬個扣件進行“體檢”。
作為京港地鐵4號線——大興線的一名軌道維修督導,今年,是徐永輝加入京港地鐵的第八年,也是春節期間,連續在崗位值守作業的第四年。他主要負責地鐵天宮院站到生物醫藥基地站的巡道工作,“巡道工作需要在地鐵停運后進行,為了不影響第二天首班車正常運營,我們需要在夜間三個半小時內完成區間巡檢作業。”徐永輝一邊清點巡道需要使用的工具,一邊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
從事巡道工作多年,每個工作日至少兩萬步的行走距離,練就了他非凡的腳力。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在幽暗的隧道內,徐永輝和他的班組成員,不但要走完長達8公里的路程,還要完成全部零配件的檢修工作。
“確認斷電,可以進入軌行區施工作業。”得到行車調度命令,徐永輝和同伴打開端門,迅速下到了地鐵軌道間。大年三十這一天,他們負責巡檢的區間是天宮院站至生物醫藥基地站,伴隨著包里“嘩啦、嘩啦”的金屬摩擦聲,他們開始了一天的巡檢工作。徐永輝介紹,“我們一般是兩人一組,正常巡檢時,每人一股鋼軌分開查看,作業內容包括線路設備巡檢及小補修,巡道檢查不單單只是軌道巡查,而是對軌行區內涉及的橋隧、供電、通號、車站維修、消防等專業設備進行綜合巡查。”
從進入軌道間開始,徐永輝和同伴就一直保持著低頭行走、彎腰檢查的狀態。他們一手拿著檢測錘,一手舉著手電,兩人在前進途中不停地用錘子敲擊鋼軌、螺栓以及每一個鋼軌接頭處。“巡檢途中要仔細觀察各類配件齊全、有效,有些傷損出現在軌道部件內部,單憑肉眼不易被發現,因此要靠聽巡道錘敲擊后發出或清脆或沉悶的聲音,來判斷設備是否正常。”徐永輝說,多年的巡道經驗,讓他的聽力格外靈敏,短短半小時的路程,他們已經敲擊了近400下,“別小看這敲敲打打,發出的聲音,是我們判斷設備正常與否的關鍵。”
徐永輝隨身攜帶的30斤重的工具包仿佛一個“百寶箱”,里面一共放了大小15件工具。巡檢過程中,兩人還要拿出鋼板尺、直角尺等工具,對伸縮量進行精確測量。“軌道狀態良好,是保障地鐵列車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在檢測工作中,毫米是我們的計量單位。”徐永輝介紹道。巡檢到一個鋼軌接頭時,徐永輝從背包里拿出一個手掌大的檢查鏡,自己跪在軌道旁,把鏡子伸到鋼軌下面做“掃描”,確認設備良好正常后,才放心起身。
春節期間,從除夕到大年初四,徐永輝每天夜里都堅守在崗位上,為乘客節日期間安全出行保駕護航。今年26歲的徐永輝是河南人,父母和妹妹都在老家生活,對于疫情解封后的首個春節,他依然選擇留在崗位堅守,談及此,徐永輝說:“我老家離北京并不遠,疫情三年,很多同事都沒有回過家,相對于離家遠、長時間未能回家的同事,肯定要優先他們回家和家人團聚。今年,我用視頻和家人拜年,祝福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