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廬江縣持續加大投入,著力建設智慧教育平臺、運用信息化教育等多種手段,不斷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設備打底。通過“標準化”“改薄”等項目,建立智慧校園建設清單,更換老舊多媒體設備,完善硬件設施,改造基礎網絡,2022年以來,更換多媒體設備202套,建設計算機教室、實驗室10個、創新實驗室14個,智慧學校建設率達100%,打通網絡、設備、數據之間的閉環。
培訓搭臺。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課堂效率,各學校運用智慧課堂實開學科均不少于3科,且開課總節數均不少于6節/周,助推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制定信息技術設備應用指標和縣域對口幫扶措施,建立全員提升培訓體系,2022年以來,開展線上線下培訓6次,培訓教師5000余人次,獲得線上智慧學校培訓合格證書近1500人。
標桿引領。堅持“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打造市級智慧校園試點校4個,并發揮試點校的引領作用,舉行首屆縣智慧課堂應用校園開放日活動。舉辦智慧課堂教學作品評選活動,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形式,促進智慧校園建設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教學、服務教育質量提高。2022年,征集智慧課堂教學作品3426件,并推薦優秀作品參賽,獲得省市級獎項100余件其中,廬江縣城南小學微電影《三人成虎》被中央電教館評為示范作品,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廬江第三中學《生態修復“變山為海”,廢棄礦山“換新裝”》在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的“中國夢——行動有我:2022年全國中小學校本德育視頻課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動”中榮獲高中校本德育視頻課程。
安青網記者:丁亞東 通訊員:朱燦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