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7日中午,宿州志愿者馮楠在合肥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一名6歲的血液病患者續航生命。他成為宿州市今年第2位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
馮楠在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和妻子合影。
“我爸是一名退役軍人,他年輕的時候曾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銀獎。受他的影響,我成年后也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馮楠說。
2019年9月的一天,馮楠在獻血時了解到,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血液病。但由于非親緣關系人群之間配型成功率很低,一些患者等不到合適的供者,就遺憾地離開了人世。當時,馮楠作出決定,做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他留下8毫升血樣,并填寫《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書》。
2022年3月,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安徽分庫宿州工作站人員給馮楠打來電話,告知一患兒與他初次配型成功,詢問其捐獻意愿。馮楠堅定地回復:“一定會兌現自己入庫時的承諾!”
做完造血干細胞高分辨配型后,患兒病情加重,捐獻計劃暫緩。得知這個消息時,馮楠非常心痛。他自己也有孩子,能夠感受到患兒及家人的傷心和無助。他向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安徽分庫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患兒身體達到移植條件,自己會立刻捐獻。
2022年12月,馮楠接到捐獻計劃重啟的通知。他非常高興,立刻將消息分享給家人,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支持他捐獻。
今年3月2日,馮楠住進安醫一附院北區,進行捐獻前準備;3月7日,成功捐出10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袋“生命的種子”,當天下午被送至患兒所在的醫院。
“可以為遠方的孩子盡一份力,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開心和自豪!希望這個孩子能夠早日康復,重享生活的美好。”馮楠說。
文/記者 王云 圖/王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