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監局回應藍蛙后廚亂象#】近日,#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藍蛙在全國有79家門店,人均超過150元,然而后廚制作沙拉的水果有的發黑發爛,超過保質期的蔬菜依然使用,食材有效期標簽隨意更換,抹布擦完刀具擦垃圾桶,海鮮池里放完拖布桶再洗菜。對于被曝光的藍蛙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宣傳科回應@中國新聞周刊,已經關注此事,正在處置,將根據后續調查進行處理。
【#藍蛙餐廳曾因健康權糾紛被起訴#,#藍蛙餐廳分店曾因食品問題被罰#】近日,#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引發熱議。據天眼查App顯示,該網紅品牌關聯公司為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04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何波,注冊資本2571萬美元,經營范圍包括餐飲管理、餐飲服務等,由New Precision Limited全資持股。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曾因健康權糾紛被起訴。此外,該公司共和新路分公司曾因自制南瓜牛油果沙拉抽檢不合格,被罰款5萬元。
這其實不是某一特例,而是廣泛地存在一大批具有食品安全隱患餐廳和飯店。
歸根結底,主要有以下原因:
1、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具體體現在市場監管人員少,手段單一,監管頻次較低等。通常情況下,一個幾十平方公里的地區通常只有十幾個監管人員,檢查也是日常詢問,簡單檢查;
2、處罰力度低。有時候監管人員檢查出問題,但也只是罰款了事,其數額對于商家不痛不癢,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3、外賣使得監管復雜化。外賣行業興起,新興商家眾多,其餐飲制作環境也不僅僅只局限在門店,加上一些料理包的使用,使食品監管更加困難;
4、商家安全意識不足。在利益驅動下很多商家選擇鋌而走險,沒有將食品安全問題放在心上。
總而言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和舉報獎勵制度,加大后續懲處力度,強化食品安全教育和宣傳,讓老百姓都能吃得放心。(姚凌宇)
關鍵詞: 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 市監局回應藍蛙后廚亂象 藍蛙餐廳分店曾因食品問題被罰 藍蛙餐廳曾因健康權糾紛被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