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團界首市委緊緊圍繞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大局,帶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創新創業,不斷提升青年創業者創業、守業、拓業的能力,切實把團組織建設成為聯系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以改革創新精神和務實工作態度推動該市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實現新發展,展現新作為。
青年企業家沙龍
【資料圖】
搭建平臺 凝聚青年創新創業共識度
2020年11月9日,113名界首優秀青年創業者共聚一堂共同見證界首市青年創業者協會揭牌,界首“青創號”正式揚帆啟航。
在市青年創業者協會,一場場不同主題的“青創沙龍”帶來了一次次的思想上碰撞,深受青年喜愛。安徽省潁江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子彬和安徽華創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東站在“青創沙龍”的講臺上,結合自身成長和奮斗經歷,以生動鮮活的事例和樸實真切的語言,講述創業歷程、分享創業經驗、交流創業感悟,讓在場青年創業者深受啟發。面對創業政策不熟悉、創業資源不充分、創業創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難題,團界首市委積極邀請人社、稅務、發改等多部門現場解讀,為青年創業者備足“干糧”,避免“踩坑”。“青創沙龍”不但給青年搭建一個創業人才學思踐悟的重要載體、思想交流的重要平臺、干事創業的能量之源平臺,還為界首市創業氛圍帶來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團界首市委通過打造“青創沙龍”品牌等一系列活動13期,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敞開心扉暢談、交流、碰撞,喚醒沉睡的思想火種,激發廣大青年創新、創業的意識和守業、拓業的能力。開展創業培訓、導師結對等活動,廣泛聯系服務創業青年兩百余名。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加強團代表聯絡站建設,組建創新創業等5個專項小組,帶領團代表、團干部進村入戶,深入走訪企業,截至目前已聯系青年2514人。
優化服務 提升青年創新創業顯示度
2022年11月30日,界首市青創協會員企業在首屆創業安徽大賽阜陽賽區選拔賽決賽中獲金獎、銅獎、優秀獎。12月11日,安徽省億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界首市青年創業者協會會長劉磊獲得首屆創業安徽大賽總決賽銀獎。
近年來,從青年扶貧創業大賽到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團界首市委以賽招商,吸引了社會各界有創新思路、創業想法的近100名青年帶著39個創意參加。該賽事更好地搭建了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激發青年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著力引導更多的有志青年創新創業,有效助力界首市經濟發展。
“90后”創業青年楊雙建在參加創業大賽之后,根據市場需求修改了原先可降解高性能非織造防護材料的研發項目,如今已經開始投入批量生產。該公司注重科技創新,購買發明專利技術三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九項,并獲得2020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三等獎。
對接政策 提升青年創新創業水平線
團界首市委積極開展皖北青年創業貼息工作,2020年以來共貼息資金52.73萬元,有力地緩解了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難,進一步幫助、帶動了青年創業。
參與打造界首市特色影視制作與活動策劃平臺的羅子彬是團界首市委青年創業小額貼息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大學畢業選擇創業的他,剛出校門只有一腔熱血,沒有創業資金怎么辦?“實在不好意思開口向父母借,無奈只得拿著大兒子出生時的1.5萬元‘份子錢’作為創業基金”。雖然有了第一筆錢,但距離起步資金的總額還相差甚遠。于是,他想到了團界首市委,“大學時我多次參與過校團委組織的活動,了解團委向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十分支持,所以就有了向團市委尋求援助的想法”。
培育人才 搭建青年創新創業聯通橋
團界首市委始終把大學生作為青春助力鄉村振興之青年人才的重要對象,積極利用各類資源為高校學子返鄉創造條件、提供保障。通過青年就業培訓、青年就業見習基地等,為在外大學生搭建了就業實習和感情聯絡平臺,積極開展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2022年7~8月份在全市范圍內提供暑期實踐崗位,為103名學生提供了實習崗位。激發了廣大界首籍青年學生感恩家鄉、回報家鄉、建功立業的熱情,引導他們畢業后扎根基層,在鄉村振興廣闊天地中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80后”創業青年李曉東、韓光榮和“90后”姜英姿在個人創業遇到“瓶頸”時相遇,組成三人創業團隊。李曉東與大家分享創業經驗時說:“只要是人才,不惜代價請進來!”補短板,指明路的方向,文化水平必須要提高。創業三人組分工明確,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知識就是力量,青春創業三人行深知唯有知識才能照亮創業前行路。
團界首市委通過典型引路,大力選拔樹立各類青年創業典型,推動形成鼓勵、支持、參與青年創業的良好氛圍。界首市天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李汪洋自2009年以來,帶領項目部共申請國家專利214項,主持參與完成國家、省、市級項目數十項,參與國家標準2項,制定企業標準5項、團體標準4項。參加研發的產品獲安徽省新產品證書9項、省重點新產品2項、高新技術產品2項。2022年,他被評為2022年度“界首市優秀青年”。近年來,全市青年獲省級“青年五四獎章”3人、安徽省鄉村振興先鋒1人,安徽省青年創業獎1個。先后有16家企業在國家級、省級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青年扶貧大賽上獲獎。
□馬婷婷、王莉娟,本報記者徐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