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攝
春暖花開。經歷過疫情的影響,人們出游的愿望在2023年的春天得以盡情釋放。大家紛紛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黃山到處都是踏春賞景的游客。
與停車場停滿的各地大巴形成映照,黃山各火車站、高鐵站,一趟趟旅游專列從全國各地接踵而至。
(相關資料圖)
3月3日至16日,太平湖風景區先后接待了來自河北、天津的“七仙女號”高鐵旅游團三批次1000余人。
3月13日至16日,黃山市中國旅行社接待了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首趟旅游專列“曲江文旅”Y76/7次(西安—黃山)798人。
3月19日至21日,黃山大眾國際旅行社接待了來自大連的旅游專列861人。
記者從多方面了解到,近期,還有多趟旅游專列將開進黃山——3月23日,黃山宇佳旅行社將接待來自湖南的旅游專列744人;4月2日,黃山中海假日旅行社將接待來自北京的旅游專列400人;4月10日,黃山迎客松旅行服務有限公司將接待來自河南安陽的旅游專列逾500人;4月份還有幾批研學旅游專列......
一趟列車的載客量相當于十幾甚至幾十輛大巴。旅游專列之所以成行,反映了有充足的客源、廣闊的市場。從“開往春天的專列”啟程,伴著一路花香和希望,黃山旅游迅速升溫,奏響動聽的“春之曲”,彈出美妙的“四季歌”。
春江水暖專列來了
“黃山的春天太美了,油菜花、櫻花、梅花、桃花競相開放,田園里、道路旁、江水邊到處都是,漫山遍野,流金溢彩,與那粉墻黛瓦的村落民居相互輝映,別有一番風味,讓我們沉醉其間、流連忘返。”乘著專列來到黃山,游客余翠華玩得甚是開心。
旅游專列串珠成鏈,連接起沿途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和景區景點。黃山市作為中國現代旅游始發地及國際旅游目的地,一方面擁有絕佳的旅游資源和業態產品,深受廣大游客青睞;另一方面,近年來黃山大交通全面提升,躋身全國“50+4”鐵路樞紐城市,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為專列開進提供了無限可能。
在國內旅游市場全面復蘇向好的態勢下,旅游專列因其能夠滿足游客“一線多游、一票到底、邊走邊玩”的需求而迅速復出走紅,黃山市更是成為旅游專列開進的熱門城市。市內文旅企業抓住機遇、主動出擊,積極對接客源市場鐵路部門和旅游組團社,精心編制旅游專列游覽線路,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做好各項沿途保障工作。
“我們希望首先通過旅游專列的接待服務,加快把各項業務啟動起來,把員工的熱情調動起來,推動下一步實現更好發展。”黃山中海假日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彭小萍表示。
春色滿園不止是專列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針對旅游市場回暖態勢,黃山市各地各相關部門也早早做好多方面準備,促進包括旅游專列在內的各項業務迅速恢復,激活春日旅游。
2月28日,市委市政府舉辦了“四季黃山相約春天”發布會,向全球賓朋發出邀請,開啟相約黃山的美好序幕。3-5月,各區縣緊緊圍繞“四季黃山相約春天”主題,陸續策劃舉辦“‘72小時奇遇記’古徽州良辰花朝會”“黃山咖啡文化周”“2023徽州創意坊春之約”“太平湖斗菜大會”“非遺魚燈制作技藝大賽”“祁紅采摘節”等各類踏青賞花、采茶斗茶、非遺體驗、文創市集、美食品鑒活動近50項。
在營銷推廣上,市文旅部門專門制作了黃山市春季賞花地圖;配合省文旅廳組織開展百家媒體旅游推介活動;依托新華社、中新社、央廣網、人民網、安徽日報、新民晚報等30余家主流媒體和新浪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聯動各區縣圍繞“四季黃山相約春天”“相約安徽·向春而行”等主題,集中宣傳春季文旅資源、產品線路和優惠政策,促進旅游市場持續回暖、文旅消費加速恢復。
春華秋實四季如歌
3月20日,在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紹興發布活動上,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了“中國研學旅行目的地·標桿城市”,全國僅五市入選,黃山市喜獲殊榮!
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黃山市研學旅行起步早、品牌響。經過近十年發展,全市擁有國家級、省級研學旅行基地26個,市級各類基地、示范點50余個,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8個,先后入選首批“中國研學旅行目的地”城市、“中國十大研學旅游目的地”城市、“2021研學旅行熱門城市”。
此次再獲“標桿城市”殊榮,既是對黃山研學旅游品質的肯定,也反映了黃山文旅業態迭代升級的積極成果。黃山市的文旅資源不僅豐富多元,而且品質優異、品級高潔。近年來,黃山聚焦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的定位,著力構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山水村夜”文旅產業新坐標系,加快推動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變、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旅游產品向旅游產業轉變,研學修學、新安康養、非遺演藝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詩與遠方”的新期待、新需求。
“緊扣城市定位和旅游發展方向,必須在宣傳推廣路徑上優化提升。”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黃山將在做好旅游專列等季節性、大眾化產品推廣的同時,瞄準高端化、分眾化需求,加大航空、高鐵旅游市場開拓力度,持續舉辦好“四季黃山”系列發布會,向全球邀約,持續打響“吾心安處是黃山”品牌;各區縣也將結合實際,通過打造一系列各具特色、姹紫嫣紅的子品牌引流市場、導入資源。
同時,從供給側發力,進一步加強業態創新,推動產品升級,推進景區門票減免,打造屯溪消費中心,提升城市休閑空間品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五微”行動,全面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讓更多“流量”成為“留量,推動旅游市場持續走紅。
記者 胡利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