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世紀開始,自江戶幕府發“禁兵令”,規定惟武士階級可以佩刀后,從琉球引進的十手成為浪人們自衛用的極好武器。
2、此時在日本,除了一些對十手術有專門研究的流派(如涉川流十手術、一角流十手術)以外,很多其它武道流派中也都有十手術的技法傳習,如柳生流、無二流、澀川流、石尊真石流、圣天一至流、四心多久間見日流等。
【資料圖】
3、在日本江戶時代捕快或浪人階級所使用的十手,其形制是一根長約一尺五寸的鐵棒(中刺,saki),在與持柄(nikidi)連接處處裝有護手(yoko),可用來格擋或阻架刀劍的劈擊。
4、它一般被視為一種用來以生擒為目的、擊昏并捕獲對手的自衛型武器。
5、后來,日本占領琉球,并將之改名為沖繩,同時亦執行禁武,禁兵器令。
6、但當地民眾仍群起反抗,他們以學自中國(當然有加入琉球本身)的武術,甚至加上用作生活的工具(如打禾用的雙截棍,撐船用的槳)嚴加反抗。
7、此種用以反抗、戰斗的武術當然是以殺人為目標。
8、此時十手在琉球空手道體系中系統性地演化并發展出特定的套路,成為硫球空手道的經典兵器。
9、硫球空手道關于十手的習練重點強調:內練氣,外練力,以氣催力,剛柔相濟,發勁勇猛;攻守兼備,步法穩健,進退自如,簡樸多變,要求手、眼、法、步、神、氣合為一體。
10、主要特點:套路短小精悍,攻防緊湊,使用靈活。
11、這與我國鐵尺的練習要訣基本相同。
12、由此,自20世紀以來,十手又被稱之為空手道短叉或浪人叉。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