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7日,合肥市肥西縣90后小王,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在蘇州治療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女童送去康復的希望。他奉獻“生命種子”挽救生命,卻不愿宣傳自己,他說:“能幫就幫,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小王說,獻血的想法在他小學時就已萌生。“小學時候的班主任經常獻血,還喜歡穿一件印有‘無償獻血’字樣的T恤,那感覺很驕傲、很自豪,當時我就想,等到以后我也要去獻血。”高中時期,有一次小王接到了無償獻血的動員電話,得知合肥市臨床用血庫存告急,雖然那時自己還沒有辦法前往捐獻,卻再次喚醒了他內心想要參與無償獻血的念想。
2008年,小王考入合肥的大學,開學報到那一天,坐在前往學校的公交車上,小王看到了路邊的獻血車,他一沖動就跳上了車,在獻血車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無償獻血。“最終還是先去獻了血,然后才去的大學報到!”小王笑著說。
大學期間,小王也堅持無償獻血,并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工作之后,他又開始捐獻血小板,截至目前,小王已經完成血小板捐獻90次了,多次榮獲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對于自己多年來的堅持,他卻說:“沒什么,趁著年輕身體好,能獻就多獻點!”這次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小王當時就同意了,“經過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自己沒有什么傷害、還能夠救人,我肯定沒問題!”在紅十字志愿者的陪伴下,他順利完成了高分辨檢測、體檢、入院等環(huán)節(jié)。
27日上午,經過2個多小時的采集,小王在醫(yī)院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得知患者是個6歲的小女孩,小王很心疼,“為她加油,希望她早日康復。不用感謝,我只是個普通人,做了件普通事”,小王謙虛地說。隨后,小王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由專人送往蘇州,讓患病小女孩得以完成移植手術。
據合肥市紅十字會介紹,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挽救垂危患者生命、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行為,是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小王是合肥市第10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除榮譽證書外還可申請合肥市無償獻血榮譽證(光榮卡),享受免費游覽公園、免費乘坐地鐵等待遇。愛心群眾想要加入這項公益事業(yè),可以在無償獻血時向醫(yī)護人員表明意愿,留下血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等待有一天與患者配型成功、完成捐獻。張妍 記者 祁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