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告知經營者禁止在校園周邊銷售有安全隱患的玩具。
在中小學校園周邊,文具店是學生們經常光顧的地方,這里除了種類齊全的學習用品外,還有不少新奇的玩具和各種零食。然而,這些玩具和零食是否安全?未成年的學生能否鑒別不合格產品?日前,記者跟隨亳州市場監管部門對校園周邊進行了走訪。
(資料圖)
鏡頭一玩具手槍存在危險性
3月28日上午,記者和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首先來到市區黌學中學附近,在學校門口開有多家文具店和零售店,店內擺放著種類多樣的商品。
在其中一家文具店內記者看到,門店入口的醒目位置擺放著一排寫有“合金模型玩具”的手槍模型,里面配有軟型子彈,包裝盒的背面標有嚴禁未成年人購買使用的標識。
“這里面配的子彈是橡皮做的,都是軟的,傷害度不大。”面對檢查,經營者辯解道。為了讓經營者認識到手槍的危險性,執法人員隨機打開了一個手槍模型,裝入軟型子彈打在自己手上進行檢測。“這個打在手上能明顯感到震動、酸麻,如果打在頭上或者眼睛上,后果可想而知。”執法人員檢測后,邀請經營者體驗模型手槍的危害。
感受過玩具手槍的危害性后,經營者表示會立刻將此類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下架。
在市區芍花路一所小學附近,記者看到文具店內擺放有沒有生產廠家和質量認證的水晶泥、激光筆和早已禁止在學校附近銷售的巴克球磁鐵。
“小學的孩子年齡都比較小,鑒別力和自控力還不夠,隨意使用激光筆可能會導致眼睛視力受損。巴克球磁鐵如果誤食會導致腸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險。”當執法人員告知經營者此類玩具存在的危險性時,經營者表示這些玩具是以前進的貨,現在已經不再銷售了。
然而,當執法人員追問為何不銷售的商品還要擺放在貨架上時,經營者變得啞口無言。隨后,執法人員對這些玩具進行了沒收。
鏡頭二三無食品現身校園周邊
除了各式各樣的玩具外,校園周邊銷售的部分食品,同樣令家長擔憂。
辣條、話梅、小黃魚、棉花糖......在黌學中學附近的一家小賣鋪里,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小零食,價格大都在五毛到1元左右。
記者隨手拿起一包小零食,在零食外包裝上發現僅食品添加劑就有十多種,個別油炸食品外包裝上還滲透著油漬,包裝看起來很是簡單。其中一種名為棉花糖的食品,沒有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僅用一個塑料薄膜包裹著。
“這個屬于三無食品,是絕對不可以銷售的。”執法人員要求經營者立刻下架相關食品。
“這些廉價食品加了很多香料色素,價格便宜、味道好,很吸引孩子。”市民劉女士表示,她的孩子今年讀小學三年級,很喜歡買這些小零食,家長提醒了很多次,但孩子還是管不住嘴。
部門將加大查處力度
走訪中,多位家長表示,針對校園周邊存在銷售危險玩具和三無產品的現象,希望相關部門在校園周邊進行排查。
“我們目前正在開展校園周邊兒童玩具等產品質量專項檢查。”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薛閣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楊志民介紹,此次主要檢查了商家證照是否齊全,是否銷售具有潛在危險隱患的玩具,是否銷售無“CCC”認證標志、合格證、廠名廠址、警示標志的玩具。
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還檢查了兒童食品、文具等商品,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嚴把進貨關和產品質量關,做到誠信守法經營,嚴禁銷售對未成年消費者身心健康有害的兒童用品。
“我們會加大對校園周邊的監管力度,家長也要提醒孩子在購買玩具時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選擇正規的購物場所,查看產品標簽標識是否規范、是否有‘CCC’標志,自覺抵制‘三無’、侵權假冒偽劣產品。”楊志民表示,在購買商品時要主動索要購物憑證,當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應及時撥打12315投訴電話,積極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記者 李錦文 通訊員 李智民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