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4日下午,六安市金安區鄉村藝校手工納底布鞋制作班教學點、大紅袍油紙傘制作班教學點在毛坦廠鎮正式開班,將本地非遺傳統技藝融入到鄉村藝校教學中,既能有效傳承傳統文化,又能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做布鞋,首先要選好棕櫚葉......”毛坦廠鎮重點文保單位明清老街內,手工納底布鞋的傳承人董光珊正在上課。而她的學員們有著特殊的身份,是一群陪讀媽媽們。“跟著董大姐學做手工布鞋,不僅能補貼家用,還能打發時間。”“我家孩子說布鞋穿著舒服,上學放學走路都輕快不少。”培訓現場大家一邊學一邊聊著天,很快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就結束了。
“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了解大紅袍油紙傘的歷史故事、基本構造和制作流程......”毛坦廠鎮省級非遺項目大紅袍油紙傘的傳承人徐曉苗正在毛坦廠學校為學生們上課。經過前期溝通,本次鄉村藝校培訓活動在原有的第二課堂中設置,根據學員數量備足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充分保障了培訓的時間、人員和效果。“我們想做一把屬于自己的油紙傘。”課堂上,同學們對教學活動充滿了期待。
鄉村振興,文化賦能。“鄉村藝校”進基層,激活本地文化資源,讓廣大群眾感受“零距離”文化服務,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藝生活。
藏啟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