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紅色研學與勞動教育、農(nóng)耕文化有機結合,傳承紅色基因,塑造學生熱愛勞動的美德, 4月7日,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東實驗學校組織部分年級,來到肥東縣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茶壺山烈士陵園、蔡永祥紀念館等,開展為期一天的研學活動。
上午8時,參加活動的少先隊員們齊聚在操場,副校長王仕海作動員講話,他強調(diào)了研學途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希望少先隊員們通過此次勞動實踐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歷練自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
【資料圖】
隨后,大家乘車來到研學活動首站——肥東縣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在這里,合肥師范學院袁教授為少先隊員們帶來一場《植物組織培養(yǎng)快速繁殖技術》專題講座,讓少先隊員們了解了季節(jié)與農(nóng)業(yè)耕作的緊密關系、江淮區(qū)域春季農(nóng)業(yè)種植的基本知識,對中國的農(nóng)耕文化有初步的體驗與認知。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少先隊員們了解了從播種到成長的植物變化,從中感受農(nóng)民的辛苦與智慧。
生產(chǎn)勞動體驗環(huán)節(jié)中,少先隊員們還在田地里親手種下一棵春苗,感受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挖坑、放苗、扶正、培土、壓實......在親身實踐中,大家將一株株西紅柿、玉米、辣椒等農(nóng)作物幼苗栽培在了土里,大家銜接有序,配合默契,順利完成種植體驗。“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自己親手種植農(nóng)作物,整個過程,充滿了欣喜和期待,希望我的辣椒苗真的能結出辣椒。”該校一名少先隊員在體驗后感慨道。緊接著,少先隊員們又齊心協(xié)力,共同DIY涂鴉風箏,在春風中放飛夢想。
下午1時許,在茶壺山烈士陵園,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少先隊員們肅立默哀,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沉重悼念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紀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在周圍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少先隊員們齊聲高唱國歌、隊歌,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仰之情。少先隊員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全體師生默哀三分鐘。隨后大家堅定地舉起右手,重溫少先隊誓詞,鏗鏘的誓言在烈士陵園上空蕩氣回腸,響徹云霄。王仕海在總結中呼吁全體師生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為報國之行,用勤勞、汗水、智慧和努力去學習和工作,把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融入到具體的行動中去。
走進大自然的懷抱
□學生 陳文慧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每到春天我都會想到這句話,而今天我們就要去擁抱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歡樂。
我們首先來到了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在這里袁教授給我們講了許多植物的生長特點,有種子繁殖,孢子繁殖和無性繁殖這三種繁殖方法。其中無性繁殖不僅繁殖速率快,而且還可以保證遺傳性狀與親本一模一樣,不論是從味道、顏色還是外形來看都找不出任何不同。在了解完植物的繁殖方法后,我們就要開始小組分工合作種小苗。我們先把小苗拿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用水把土滋潤一下,再用鏟子挖出一個小坑,把小苗放進去,用鏟子拍平,這樣一棵小苗就種好了。小苗全部種好后澆好水就行了。這一棵棵小苗是我們種下的希望。
不一會兒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吃完午飯后同學們就想趁著這正午的大好時光一起來高歌一曲,于是我們?nèi)家黄饸g聲歌唱,大聲歌唱校歌《放飛夢想》。在唱完這首歌后,老師告訴我們春天適合放風箏,老師給了我們白色風箏自己DIY制作一個獨一無二的。大家便紛紛拿起畫筆,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人畫的是小花,有人畫的是一幅山水畫,有人畫的是一道彩虹,還有人畫的是一些水果,而我畫的則是兩個紅彤彤的大櫻桃和漂亮的彩虹,老師拿手機記錄下了這一美好時刻。
接下來我們?nèi)チ瞬鑹厣搅沂苛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里是埋葬忠烈的地方。我們列好隊一起高唱國歌、齊唱隊歌,敬隊禮、獻花環(huán)。革命烈士們英勇殺敵、奮勇直前,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長大后一定要報效祖國。在圍陵瞻仰時,我想,我們要不忘烈士、珍惜當下、熱愛祖國。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櫻花園。看到滿園的櫻花,一瞬間呆住了。我第一次看見這么多櫻花,這樣的美景實在不多見,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這春天的美景,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我們戴上手套,把地上的雜草拔掉,讓這里的櫻花樹有一個更好的生長環(huán)境。
讓我們走向自然、走向綠色的田野,享受它帶來的美好且歡樂擁抱。
記一次難忘的研學活動
□學生 左子涵
4月7日,我懷揣著興奮的心情坐上大巴車。一路上與同學們歡聲笑語,分享帶來的零食。大巴車帶著我們進入了第一站——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
我們跟著導游進入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袁教授給我們科普了許多知識,如各種植物及生長特點、無性繁殖等,聽得我都入了神。袁教授講完,老師便組織我們?nèi)シN植小苗。組長領到工具后,我自告奮勇去接水,放回水桶后,我把四棵小苗細心地種入土中,看著這些小苗,我覺得我種下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夢想。
吃完午飯,老師發(fā)給了我們一人一只白色風箏,讓我們自由創(chuàng)造,在風箏上繪畫。我想來想去,決定畫幾座高山......過了一會兒,我們?nèi)ド狡律戏棚L箏。我看著風箏一會兒飛起、一會兒降落,覺得春天實在是太美好了。
第二站是茶壺山烈士陵園。下了車,我的心里不禁肅然起敬。國歌響起,我們敬禮,腦海里涌現(xiàn)出烈士們英勇殺敵的情景和我們現(xiàn)在的小康生活,我們真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貢獻。
最后一站是櫻花園。車漸漸駛?cè)胄÷罚利惖木吧橙胙酆煟吓T诤舆叧圆荩瑫r不時向大巴車瞧一瞧,好像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產(chǎn)生了興趣。到了櫻花園,我戴上手套,迫不及待地跟著隊伍下了車。我跑到一棵小樹旁邊為它除草。一陣春風拂過,小樹擺了擺樹枝,像是在對我道謝,那朵朵櫻花像是櫻花樹的頭飾,真的是漂亮極了,耳邊時不時有鳥鳴傳進我的耳朵,那聲音真的是美妙極了。
學生們親手種下農(nóng)作物幼苗
研學活動合影
擁抱春天
□學生 葛姝妤
“路,就是書”。作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這一觀點,而研學活動就是路和書的融合。4月7日一大早,我們坐著大巴開啟了一次期待已久的研學活動。
經(jīng)過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耕讀時光·農(nóng)學社。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土地,正中間是一座長方體建筑,那就是我們勞動的地方。進入建筑,我們按照班級位置坐好,聽袁教授講了一節(jié)圖文并茂的關于植物是如何繁殖的講座,我知道了植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是種子繁殖、孢子繁殖、無性繁殖這三種。聽完后,我們小組分工合作親手種下了小苗,我負責挖坑、放苗。種完后,我們還和小苗一起合了影。這讓我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讓我們種下了希望。
午飯后,就到了繪制風箏的環(huán)節(jié)。有的同學在風箏上畫上了蝴蝶,有的在上面寫上了“放飛夢想”,而我在自己的風箏上畫了蔚藍的天空和一片花田。待大家畫好后,我們來到山坡上放飛風箏,就像我們的校歌《放飛夢想》一樣,放飛自己的夢想。
結束了快樂的勞動,我們來到了讓人肅然起敬的地方——茶壺山烈士陵園。我們在這里高唱國歌,齊唱隊歌,敬隊禮,獻鮮花,為革命烈士默哀。這讓我想到了許多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永遠記住革命先烈,熱愛自己的祖國。
最后一站是櫻花園。一下車,我們看見了滿園的櫻花,紅的似火,粉的似霞。枝頭上還有一些鳥兒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們。我們戴上手套,將野草拔掉給櫻花樹當肥料,這期間我認識了許多野菜,讓我更加了解了大自然。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好地親近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懂得了大自然是美麗的,我們要愛護它。
寄語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東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李 云
是實踐課堂 更是成長之旅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春暖花開時,正是研學好時候。為了組織好、開展好這次研學活動,我校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研學課程設計、內(nèi)容安排,到研學之后的成果展示,都做了精心策劃。這次研學活動是一個以勞動課程、紅色課程引領的實踐課堂,亦是一場成長之旅,培養(yǎng)勞動技能、豐富勞動實踐、賡續(xù)愛國精神。今后,我校黨支部將繼續(xù)引領學校探索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路徑,全方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臻美少年。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張雪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