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制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一方面,勞動力成本迅速攀升、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客戶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等因素,迫使制造企業從低成本競爭策略轉向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工廠層面,制造企業面臨著招工難,以及缺乏專業技師的巨大壓力,必須實現減員增效,迫切需要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另一方面,物聯網、協作機器人、增材制造、預測性維護、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迅速興起,為制造企業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再加上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各行業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開啟了智能工廠建設的征程。
智能工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汽車、家電、軌道交通、食品飲料、制藥、裝備制造、家居等行業的企業對生產和裝配線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以及建立全新的智能工廠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幾年來,智能工廠的發展非常迅速,行業的銷售毛利率也在35%以上,甚至達到40%以上,但是隨著智能工廠的企業競爭激烈性增加,行業進入者增加,以及行業的經營成本增加等等因素,智能工廠的銷售毛利率也在逐年下降。
【資料圖】
智能工廠是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實現工廠的辦公、管理及生產自動化,達到加強及規范企業管理、減少工作失誤、堵塞各種漏洞、提高工作效率、進行安全生產、提供決策參考、加強外界聯系、拓寬國際市場的目的。智能工廠實現了人與機器的相互協調合作,其本質是人機交互。
2016年智能工廠的總資產急劇上升,增長速度將近100%,這源于2016年國家發布了一系列的規劃和政策,《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這些規劃都將推動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工業方面的應用。國家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對于打造中國制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工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工業機器人月產量從2022年中開始逐漸恢復,9-11月月度產量同比增速重新回到正增長區間,累計產量同比降幅也開始逐漸縮窄,行業已經有比較明顯的恢復態勢。在德美等傳統制造業強國已在智能工廠概念上做出許多探索和實踐基礎上,中國等全球工業制造大國等大力推動,全球智能工廠產業市場規模穩步擴張,從2011年的1378.3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707.4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7.8%。
就我國智能投資規模結構來看,2020年我國6成以上的標桿智能工廠建設投資總體規模超億元,45%的智能工廠建設項目資金總體投入在1-5億區間。億元以下的項目多以智能化改造、信息化升級、工業大數據應用等單點應用為主。
在2021年12月的《浙江省化工重點監控點評價認定管理辦法》中規范了對已認定為重點監控點的企業,要求參照化工園區“1+5+X”的模式,建立智慧化管理平臺,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在企業的場景應用。這符合工業4.0的戰略思路。
我國正在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機器人產業集區,將進一步提升各地智能制造的發展水平。事實上,作為我國制造業的核心區,珠三角、長三角一直在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在《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也規劃了到 2023 年,全面推進實施制造業“十百千萬”升級計劃,打造 10 家產值過百億元的世界級“智慧工廠”,支持建設100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動1000家制造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智 能化轉型升級,培育萬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智能工廠市場未來發展前景預測
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服務,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以及合理計劃排程。同時,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于一體,構建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的人性化工廠。
智能工廠是智能制造生態系統的核心,也是未來智能制造基礎設施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智能工廠中,信息物理系統將人、數據、資源進行深入融合,使產品的制造過程得以全面優化,真正實現高能效、高柔性的智能制造。
我國目前老齡化趨勢嚴重,人口紅利逐年遞減,很多城市相繼提出“機器換人”的發展戰略就是為了減緩人口紅利消失給制造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是工業4.0發展的必經環節。工業自動化的升級需求主要體現在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路徑是軟件和硬件共同發展,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因此中國強調的是上下齊頭并進,共同開啟新一輪革命的浪潮。
智能工廠的基本框架體系中包括智能決策與管理系統、企業虛擬制造平臺、智能制造車間等關鍵組成部分。智能工廠促進企業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龍頭離散制造企業智能工廠建設的產業鏈示范效應初步顯現。企業通過資本并購實現產業鏈延伸,不斷完善智能工廠相關產品鏈和技術布局。智能工廠建設是國內企業在當前和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需要面對和規劃的共同主題,意味著智能工廠相關設備、產品及系統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工業智能化的國家規劃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同時投資者也非常看好這個行業。2016年智能工廠的總資產增長率達到97%,2017年雖然有所回落,但是增長率也高達43%。投資者的前景看好使得行業的資產在不斷增加,預計未來幾年總資產增長率也將在30%之上。至2022年底,制造業企業預計21%的工廠將會轉為智能工廠。而已開始和智能機器一起工作的行業,例如航天與國防,工業制造業和汽車行業等,預計將成為這一波數字轉型的領導者。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工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