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業務?”4月18日9時許,在蘇皖“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見到有群眾進來,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丹陽派出所戶籍民警俞泓熱情地站了起來。
“大學畢業后我留在了南京工作,現在想把戶口從南京江寧遷回老家博望山河村。”拿出相關辦理材料,劉女士遞給了俞泓。可因早上出門匆忙,劉女士竟然忘帶自己的身份證。正當劉女士打算回家取時,俞泓告訴她不用來回跑。拍照采集信息后,俞泓將一張“馬鞍山公安窗口服務電子憑證”打印了出來,上面就是劉女士的身份證復印件。很快,劉女士的戶籍遷移手續全部辦理完成。
“以前,我把戶口遷到南京時,遷入地、遷出地要來回跑好幾趟,現在只跑一趟就辦理好了,省時又省力,太方便、太高效了。”當天,拿到新的戶口簿,劉女士高興地說道。
像劉女士這樣,因蘇皖“兩省一街”警務室打破了兩省之間的行政藩籬而受益的群眾,還有很多。
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與南京市江寧區丹陽社區,同樣的地名,相通的街道,讓“一街之隔”的兩地群眾彼此融入。為了區分開來,兩地根據方位的不同,把博望區丹陽鎮叫“南鎮”,橫溪街道丹陽社區叫“北鎮”。由于行政區劃不同,兩地群眾在辦理一些業務時需“南奔北走”。
為解決皖蘇兩省邊界管轄權掣肘、接處警難度大、矛盾糾紛難化解、流動人口管理難等社會綜合治理難題,早在2016年,兩地公安派出所就共同在交界處設立蘇皖“兩省一街警務室”,管轄范圍面積約11平方公里。為進一步破解行政區劃的影響,更好解決省際毗鄰地區群眾辦事“痛點”,今年2月28日,蘇皖“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政務服務窗口正式掛牌運行,讓兩省群眾實現“進一扇門,辦兩省事”。
俞泓告訴記者,原來兩地群眾辦理戶口遷移需要兩地公安機關先后分別審批審核,現在通過“兩省一街”警務室政務服務窗口,遷入地窗口在受理申請后,遷出地窗口可同步預審核相關材料,待遷入地窗口辦完準遷證后,遷出地窗口可立即辦理遷出手續,最快1個工作日即可辦結。
“目前警務室的政務服務事項包括戶籍類、居住證類、證明類和業務咨詢類四大類12項業務。”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丹陽派出所副所長程逍遙告訴記者,自蘇皖“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政務服務窗口正式運行以來,兩地派出所共辦理居住證200余張、戶政業務77件、業務咨詢300余次,“下一步,我們將在把現有的治安類政務服務做好做扎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向出入境、車駕管等其他領域延伸”。
記者?劉明培?胡乾亮 通訊員?朱一全?吳蔣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