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22日,由《煤炭學報》編輯部主辦、安徽理工大學承辦的“舜耕大講堂”、第31期“煤炭學報大講堂”在學校舜耕會堂開講。其主題為:對話袁亮院士——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思考。《煤炭學報》編委、遼寧大學黨委書記潘一山教授主持了學術報告會。
大講堂會場
袁亮院士主講
潘一山主持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總工程師、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彥祿,《煤炭學報》執行主編畢永華,《煤炭學報》編輯部、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煤炭科研工作者,以及學校相關學科師生近500人現場參會。
袁亮院士從全球能源領域碳排放、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特征與清潔能源發展、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取得階段成效等方面介紹了“雙碳”發展現狀,總結中國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六大挑戰;從“雙碳”復雜系統工程出發,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的八大戰略,并指出能源領域減碳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講述了踐行能源領域“雙碳”戰略五大路徑。他指出,我們煤炭科技工作者需要努力做好原創性、突破性、顛覆性、引領性技術創新,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瓦斯全濃度利用、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新能源開發利用、儲能、CCS/CCUS、碳中和科學管理等領域加強戰略研究、基礎研究、共性技術與裝備攻關,著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能源領域無碳、減碳、去碳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現場提問環節(攝影:施培松)
袁亮院士進行了現場答疑互動。大家對本場“雙碳”學術報告內容的發展謀劃、引領技術和戰略思考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譽。
“煤炭學報大講堂”作為行業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聚焦煤炭科技工作者關注的熱點、難點,邀請業界權威專家分享學術知識、解讀學術觀點、推動科學普及,活動自2020年啟動以來已經舉辦了30期,共邀請了3位院士、5位杰青和9位首席科學家進行了17場單人學術報告。3年來,大講堂活動得到了行業內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認可,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此次會議采取線上同步直播,其參會人數達1.3萬余人。
(胡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