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促進課堂改革?如何幫助學生思維提升?4月19日-21日,成都市第三批校長發展基地?!伴_放周”暨東城根街小學的教學研討周活動舉行,多位專家學者以“高質量的學科實踐,深思維的課堂變革”為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為學校高質量辦學,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習方式的轉型建言獻策。
“優秀的學生需要挑戰來刺激他的思維,促進他對新領域的探索,這就需要老師具有更深的高階思維要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張男星建議學校要進行跨學科、超學科的實踐教學。通過實踐來發現問題,讓學生接觸到多方面的信息。同時,她認為老師的思維同樣需要變革。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讓學生懂某個知識點,更應該是構建框架。教師們需要打開思維格局,打開思想視野。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力資本開發研究所所長羅哲從一個依據、一個體系進行溯源,將教師定位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認為教師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是撬動課堂變革的核心。羅哲希望教師們都能具有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都能沿著合格教師、骨干教師、示范教師、名教師、教育家型教師的路徑,從內在專業成長度、外在影響力兩個維度全面發展。
“學習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現象,找到一切有用因素,讓學生的學習持續有效的發生,才是老師應該做到的?!焙贾菔猩铣菂^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蔣敏提到,現今教育客觀存在著學生思考時空被擠占、思維指導被忽略、思維發展目標被矮化、“高層次能力”無優勢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教學設計更強調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與指導反饋;課堂互動應該更強調學生思維的表達、輸出和生成;成果樣態更強調引導學生以作品、項目形式呈現所學所想;資源應用更強調思維之家與工具的科學與綜合。
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邵開澤分享了青羊區整體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邵開澤立足國家政策、從區域現狀中分析現實問題,通過學習深刻領會國家修訂思路、四大核心突破、三有培養目標,尋找到抓住“落地”基本點、構建“立體”推進鏈、形成“系統”工具箱的實踐方式。
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書記賴晗梅校長鏈接新課標和新方案的學科素養要求,重點講述了東小素養導向的學習方式變革的具體實踐。東小依托經過多年的摸索的、已從“雛形年”走向“深化年”的思維課堂,實現素養導向下學習方式變革的真正落地。她結合學校課程案例分享如何借助學科實踐的思維課堂、學科育人的跨學科學習兩條路徑通向學習方式變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社會責任;關注聯結,發展學生綜合思維;提高學生真實情境問題解決能力;最終承擔起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學校責任。
“跟隨專家們的分享,一起觸摸了教育前沿、拓展了教育專業知識、認知了學生思維發展規律、觸碰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路徑?!背啥际袞|城根街小學一名教師聽完論壇后,受益良多,她表示,在新課標背景下,要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只有教師打開思維格局和思想視野,才能為高質量的學科實踐,深思維的課堂變革找到有效路徑。
關鍵詞: